渡海观音的创作大师

网上有关“渡海观音的创作大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渡海观音的创作大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中国明代瓷塑家何朝宗。(1522-1600年),又名何来,生于福建省德化县浔中乡隆泰后所村人。祖籍江西,先祖何昆源,号德辉,先在江西军伍任职,明洪武七年(1374年),调泉州右卫所,旋升右营旗官;洪武十七年,奉命拨军到德化隆泰社厚苏村(即今后所)屯垦定居。何朝宗生活在明代嘉靖、万历间。自幼受环境熏陶,喜爱瓷塑工艺,拜当地艺人为师。早年为宫庙泥塑各种神仙佛像,如德化碧象岩的观音、下尾宫的大使、程田寺的善才、东岳庙的小鬼,形象逼真。这些泥塑有的保留至清末和民国时代。他的瓷塑作品,吸收泥塑、木雕和石刻造像的各种技法,结合瓷土特性,博取各家之长,形成独具一格的“何派”艺术。他所塑造的各种古佛神仙,发挥传统雕塑“传神写意”的长处,微妙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富有神韵。在注意人物内在表现的同时,着意外表的衣纹刻划,线条清晰、简洁、潇洒,多变化,柔媚流畅,翻转自然,圆劲有力。塑造的形象既有共同特征,又有不同个性,形神兼备,富有艺术魁力。善瓷塑,长于佛教人物,现存带有他名款的观音、达摩瓷塑像以德化窑作品居多。其观音像有大小、坐立及旁有童男童女等多种形式,而达摩像仅有坐立两种形式。有《渡海达摩》等传世,塑像表现了达摩渡海时身着长袍,拱手胸前,双目圆睁,长耳下垂,赤足,立于海浪之上,形象准确,生动传神。

何朝宗人物简介

每年农历的9月19日,是观音菩萨的出家日。佛教的寺院都是举行隆重的法事,因缘非常殊胜。

青花经文观音菩萨图碗,明万历,高7.6厘米,口径16.5厘米,足径7厘米。

碗撇口,弧壁,玉璧形底。通体青花装饰。碗心书写青花楷体“南无无量寿佛”六字,环以缠枝花纹。外壁一侧绘观音像,渡海观音居中,足下波浪翻腾。善财童子合掌相拜,韦驮双手合十,横置金刚杵护法。另一侧青花楷书经文112字,首句为“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落款为“皇明万历四十四年岁次丙辰仲冬月吉日精造”。外底素底无釉。无款识。

此碗青花设色清新淡雅,富有层次,人物形象准确生动。最为珍贵的是署有纪年款,万历四十四年即1616年。以往认为清代康熙时始有斜削式细砂玉璧底,此碗证明明代万历时已开先河。

观音菩萨出家日的起源和依据,现在均无从考证。每逢这三个观音菩萨的佛教节日,我国各地寺庙均要举办大小不一的法会,其一般祝仪是:唱《香赞》,诵菩萨名、《大悲咒》,唱《观音大士赞》、《观音菩萨偈》、念观音圣号,拜愿,三皈依毕。广大佛教徒庆祝观音圣诞的香会称作观音会。普陀山是观音道场,为观音会的中心,因而每年适逢观音菩萨圣诞日、观音菩萨成道日和观音菩萨出家日的法会最是盛大。

 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明,高28厘米,底座径13.3厘米。

观音低首垂目,面形长圆,饱满丰润,神情慈祥,似在俯瞰尘世众生。其发髻高束,正中插如意形头饰,头戴风帽,身披长巾,胸前璎珞珠佩亦作如意形。双手隐于衣衫下,一足半露,一足屈掩。其衣纹自然,透过垂拂流转的衣褶,隐露出观音的肢体形态。像通体施白釉,中空,背后戳印阴文篆书“何朝宗”三字葫芦形印章款。

明代德化窑白瓷极力追求完美的玉质感,在瓷坛上独树一帜。此像出自明代德化瓷塑艺术大师何朝宗之手,其工艺成就代表了德化窑的高超水平,是何朝宗传世塑像中的经典之作。

作为福建德化窑瓷塑艺术的代表人物,何朝宗特别强调对人物神情的刻画,他所创作的佛教人物瓷塑,如达摩渡海像、观音像等吸收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造像的优秀传统,使之具有超凡脱俗之轩昂气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聪明睿智,令常人仰之弥高。同时,又根据各种神祇的不同特性,从现实生活中加以提炼,使之和蔼可亲但没有媚俗感。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观音的最初译名是“观世音”,是梵文“阿缚卢枳低湿伐逻”的意译,是遇到苦难“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的意思。唐代因为要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故去掉“世”字,简称为观音。观音是大乘佛教中十分崇奉的一尊菩萨,我国几乎所有的佛教寺院都供有观音像,民间供奉观音的也非常多。如佛教天台宗、密宗分别传有“六观音”,禅宗亦塑有各种观音像。净土宗更是把观音作为“西方三圣”之一来供奉。自隋唐以来,民间逐渐形成了广泛的观音菩萨信仰,并形成了以敬奉观音为主的三个佛教节日,农历二月十九日为观音圣诞日,农历六月十九为观音成道日,农历九月十九为观音出家日,民间有些地方将这三个节日并称为观音菩萨圣诞。

青花松竹梅纹诗句观音尊,清康熙,高40.4厘米,口径12.8厘米,足径13.2厘米。

瓶撇口,短颈,溜肩,鼓腹,腹下部渐收敛,近足处外撇。浅圈足。颈中部凸起弦纹一道。通体青花装饰。颈部绘折枝竹纹。腹部一面绘洞石、松、竹、梅,空间点缀飞鹊;另一面以青料题楷体七言诗:“凭余笔下力千钧,独扫胸中万壑云。老干稜层霜雪古,一枝先占上林春。”句末落款“邀月主人”,下钤上圆、下方闲章各一。引首钤青花白文篆体“木石居”长方闲章。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成化年制”六字三行仿款,外围双线圈。

“木石居”是清代康熙时期青花和五彩瓷器上常见的斋堂款,应为当时非常重要的瓷器作坊。通过对比研究可以发现,该作坊所产青花瓷器工艺十分考究,青料加工淘洗精细,青花发色艳丽,多采用分水技法,笔触异常细腻,图案具有层次感、立体感。一些瓶、尊类器的颈部善用折枝竹、折枝花或折枝花鸟装饰。器物的外底常见署有青花楷体仿明代宣德、成化、嘉靖等朝年款,如“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等,字体书法风格一致。这件青花观音尊堪称“木石居”作坊的代表作。

何朝宗

何朝宗(1522-1600年),又名何来,明代瓷塑家。江西临川人,生于福建省德化县,浔中镇隆泰后所村人。

先祖何昆源,号德辉,先在江西军伍任职,明洪武七年(1374年),调泉州右卫所,旋升右营旗官。洪武十七年,奉命拨军到德化隆泰社厚苏村(即今后所)屯垦定居。何朝宗生活在明代嘉靖、万历间。

中文名:何朝宗

别名:何来

国籍:中国

出生地:福建德化

出生日期:1522年

逝世日期:1600年

职业:瓷塑家

信仰:佛教

主要成就:瓷圣,德化窑瓷塑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渡海观音、达摩等

人物生平

何朝宗生活在明代嘉靖、万历间。自幼受环境熏陶,喜爱瓷塑工艺,拜当地艺人为师。早年为宫庙泥塑各种神仙佛像,如德化碧象岩的观音、下尾宫的大使、程田寺的善才、东岳庙的小鬼,形象逼真。这些泥塑有的保留至清末和民国时代。他的瓷塑作品,吸收泥塑、木雕和石刻造像的各种技法,结合瓷土特性,博取各家之长,形成独具一格的“何派”艺术。他所塑造的各种古佛神仙,发挥传统雕塑“传神写意”的长处,微妙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富有神韵。在注意人物内在表现的同时,着意外表的衣纹刻划,线条清晰、简洁、潇洒,多变化,柔媚流畅,翻转自然,圆劲有力。塑造的形象既有共同特征,又有不同个性,形神兼备,富有艺术魁力。善瓷塑,长于佛教人物,现存带有他名款的观音、达摩瓷塑像以德化窑作品居多。其观音像有大小、坐立及旁有童男童女等多种形式,而达摩像仅有坐立两种形式。有《渡海达摩》等传世,塑像表现了达摩渡海时身着长袍,拱手胸前,双目圆睁,长耳下垂,赤足,立于海浪之上,形象准确,生动传神。

人物评价

宗教雕塑艺术第一人

何朝宗之前的宗教雕塑,几乎是清一色的大型雕塑。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大足石窟等石窟佛雕,乐山大佛、泉州老君石佛等摩崖石雕,苏州保圣寺《罗汉》等塑壁,寺观里的泥塑佛像、木雕佛像基本上都是大型雕塑,它们大多会集大批能工巧匠,耗费很长时间才能完成,也就是说这些大型宗教雕塑及雕塑群并非个人的独立创作,而是一大批人的集体创作。况且,从功能上看,此时的宗教雕塑艺术是服务于宗教和政治,艺术的意义是从属的,工具性的。而何朝宗的每一件瓷塑作品从取材、构思到制作的全过程都是独立完成的,他的作品服从于材质,服从于内容,服从于人类的精神诉求,体现出艺术独立的、自主的品质特征。因而,说何朝宗是中国宗教雕塑艺术第一人并不为过。

何朝宗的瓷塑推动了佛教民族化、世俗化的进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作品特点

何朝宗是德化窑瓷塑的代表人物,他主要活动在明朝嘉靖、万历年间。何朝宗非常注重自己作品的艺术性,不是成熟的作品,决不轻易烧制,所以何朝宗的传世作品较少,作品以达摩、观音、罗汉等佛教人物居多。何朝宗的作品,非常强调对人物神情的刻画,他经常把人物放在特定的环境中以表现主题,例如他的《达摩渡海像》,达摩被置于一片汪洋大海之上,双手合抱在胸前,双眸深邃,凝视远方,东渡弘法的抱负和决心,被艺术家表现得恰如其分。同时,以何朝宗为代表的德化瓷塑艺人,吸收了历代雕塑的长处,特别是继承了唐代表现佛像艺术的绘画风格,使得塑造的观音、达摩等造像很有唐代的韵味,形象既端庄肃穆,又平易近人,富有人情味。

朝宗瓷塑,以单纯的雕塑美和胎釉材料的质地美取胜,美如脂玉,质感强,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其雕塑“盘膝观音”、“达摩”,泉州市文管会收藏其“渡海观音”,均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珍品。国外发现的“坐式观音”,和民国时代由莆田县流落日本的2尊瓷观音、1尊达摩,被美国掠走的伏虎祖师,以及保留在莆田县民间3尊瓷观音和文昌帝君像,均为上乘珍品。何朝宗除擅长瓷塑观音佛像外,还兼制精巧雅致的香壶、小瓶等可供玩赏的用品。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卒于家。他的高超技艺,一直流传于世。

代表作品

渡海达摩

达摩又称普提达摩,传谓南朝梁时的高僧,天竺人,本名菩提多罗,于梁普通元年入华,武帝迎至金陵。后渡江往魏,止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而化。达摩提倡断绝一切想念杂思以求悟得佛理,被奉为中国禅宗的初祖。此尊塑像通高42厘米,达摩秃头长耳,双眉紧锁,双目有神,脸部流露出缄默沉思的表情。达摩身着通肩袈裟,袒胸,袖手合拱于胸腹间,赤足立于汹涌波涛之中,宛如乘风破浪飘洋过海。

立像胎体厚重,洁白坚实,外表施白釉,釉面纯净莹润,呈象牙白色;内壁半釉,座底露胎,胎内坚细,背部钤方形阴文篆书“何朝宗印”四字印。作者以其精湛娴熟的雕塑才华,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容貌威严、身材伟岸、风度轩昂的圣僧形象。

观音像

类别德化窑观音像

尺寸高20.9厘米

年代明弘治十七年至万历十年(1504~1582年)

文物现状现藏天津博物馆

参展情况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在首都博物馆“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中展出。

简介

观音像是德化窑的常见题材之一,此尊观音像是闻名中外的瓷雕艺术大师何朝宗的杰作。他的瓷雕作品,在16世纪的“东西洋”市场上,被视为“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品”,人们“不惜以万金争购之”。他雕塑的形态各异的瓷观音,以德化瓷细腻的质地和独特的象牙白展示其静美柔曼的风韵,朴素典雅、衣纹流畅、表情传神、形象逼真,在日本及东南亚的佛教国家中,被人们奉为神物至宝,在西欧人眼中,被视为“东方艺术之精品”。此尊观音塑像距离佛典教义已经很远,她成了人们赋予想像和期待美善与圣洁的化身。

延伸阅读

故居

何朝宗故居德化县浔中镇(乡)后所村虎山头半山腰,坐北朝南,山脚有条_溪(德化以前陶瓷外运的要道)蜿蜒流过,对面是岐山,整座宅子占地800多平方米。

德化城雕

瓷都德化有史以来第一张城市名片、特大型白瓷城雕“渡海观音”历经风雨,终于突破千年陶瓷史未有的重重难关,呼之欲出。

德化作为中国瓷都,已有上千年的辉煌的陶瓷制造史外销史,却长久以来没有城雕。早在1993年10月举办首届中国德化国际陶瓷节期间,就有陶瓷界和文史界知名人士郑重提出要有德化城雕。经过十多年来向各界人士广泛征求意见,最终选定德化明代瓷圣何朝宗的代表作、泉州海交馆珍藏的国家一级文物“渡海观音”作为城雕原型。

大型瓷雕“渡海观音”由享受国务院津贴一级工业美术大师苏清河先生完成制作、烧制、安装。“渡海观音”坯体高度7.5米,由137块部件组成,烧成后高达6.4米,用瓷土8吨多,仅头部用土就达半吨。石雕、木雕达这个高度已属不易,瓷器达此高度迄今尚无文字记载。由于工程巨大,现代的注浆方式不适合这尊观音的坯体成型,所以制坯方式是采用传统的手工印坯方式,这样就导致同一块部件内的坯体厚薄不一,最厚的部位达20厘米,而最薄的部位仅3厘米,烧成后的成品每块重近百斤,这就增加了烧制的难度。德化科技团队应用了现代自动化科技,专门研制了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计算机编辑设置各程序段时间、温度目标值,升降温度速率自动运算,自动运行,匀速升温,匀速降温,声光自动报告窑炉运行状态。

“渡海观音”已完成烧制,安装于德化城区中心的瓷都文化广场(也称做新华都广场),笑迎五洲四海客。

关于“渡海观音的创作大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dazhoutv]投稿,不代表大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azhoutv.com/changshi/202507-6854.html

(8)
dazhoutv的头像dazhoutv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dazhoutv的头像
    dazhoutv 2025年07月28日

    我是大洲号的签约作者“dazhoutv”

  • dazhoutv
    dazhoutv 2025年07月28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渡海观音的创作大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渡海观音的创作大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中国明代瓷塑家...

  • dazhoutv
    用户072809 2025年07月28日

    文章不错《渡海观音的创作大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