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弟为什么姓葛

网上有关“宝弟为什么姓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宝弟为什么姓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葛 龚

东汉梁国宁陵人,性慷慨壮烈,勇力过人,以善文记知名,有人请其捉刀写奏章,并照抄上奏,忘自载其名,以龚名进之,故当时有语:“作奏虽工,宜去葛龚。”

葛 玄

丹阳(今属江苏省)人,三国吴道士,曾从左慈学道,并入深山修道。道教尊为葛仙翁,又称太极仙翁。

葛 洪

丹阳句容人,葛玄曾孙,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自号抱朴子,好神仙导养之法,后卒于罗浮山。其对化学、医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著有《抱朴子》等传世。

葛 邲

吴兴(今属浙江省)人,宋代名臣。祖籍丹阳,进士及第,官刑部尚书。绍熙年间任左丞相,论疏皆切中时弊。身居相位,能遵守法度,推荐人才。

葛 密

江阴(今属江苏省)人,宋代官吏。中进士,任光州推官,善于审决案件,官至太常博士。性格淡泊,号草堂逸老。

葛 林

浙江省杭州人,明代太医院官。善小儿科,杏林悬壶,医术高超,因一匕药治愈襁褓中的明武宗,而名声大噪,累官太医院判。有《杏坞秘诀》。

葛振林

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副班长一职,跳崖后悬挂树杈留命,享年88岁!

葛存壮

北京**制片厂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代表作品:《红旗谱》《小兵张嘎》《神秘的大佛》《大清炮队》等。

葛 优

北京市人,当代名伶,葛存壮之子。曾出演影视剧多部,擅演小人物,冷峻中见幽默,平实中见功夫。

葛从周

濮州鄄城(今属山东省)人,五代十国名将。其心情豁达,智勇兼备,先从黄巢,后从朱温,曾于阵前浴血奋战救助朱温,频战克敌,战功显赫,累任兖州节度使、潞州节度使、太子太师、检校太师等高职,并封陈留郡王。

葛起耕

丹阳人,宋代诗人。字君顾,负才沦落,以诗自鸣,有《桧庭吟稿》。葛天民: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宋代诗人。字无怀,号补翁。初为僧,后还俗,其诗为叶绍翁所推许,有《无怀小集》。

葛立方

丹阳人,宋代诗人。绍兴年间进士,历官校书郎、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出知袁州、宣州。著有《西畴笔耕》、《韵语阳秋》、《归愚集》,词学晏殊,有《归愚词》。

葛胜仲

丹阳人,宋代词人。绍圣年间进士,元符三年中鸿词科,曾两知湖州。有《丹阳词》。

葛长庚

字如晦,号海琼子。宋代南京琼州人。博学多闻,工书善画,尤精梅竹。开设命馆太一宫,封为紫清真人。为道教南宗五祖之一。晚号神霄散吏。著有《琼海集》、《罗浮山志》。

葛徵奇

字无奇,一字轮以,号介龛,明代浙江海宁人,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善画山水,尝以自负。侧室李因擅画花卉,得徐黄遗意,有名于时,夫妻曲房静几,互以绘事为娱。无奇尝语人曰:“山水姬不如我,花卉我不如姬。”传世作品有崇祯七年(1634年)作《溪山清趣图》,图录于《支那名画宝鉴》;崇祯十三年(1640年)作《山水图册》十开,金笺,墨笔,纵28厘米,横28厘米,笔墨沉着,浓淡相宜,功力颇深,现藏广东省博物馆。

葛德新

山西省浮山人,清代官吏。初任陕西大荔典史。后因抓获张格尔叛乱党羽,擢升直隶沧州知州。

葛元煦

清代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号理斋,学古斋为室名。少工篆、隶,不轻以酬应。家藏书画甚巨,尝辑刻丛书。兼擅铁笔。

葛士达

清代上海人,同治初随军剿捻,官知平定知州。工诗古文。著有《从戎日记》、《遂志斋集》。

葛云飞

字鹏起。清代浙江省山阴(今绍兴)人。道光武进士。为人刚毅勇敢,廉洁正直。制宝刀两把,分刻“昭勇”、“成忠”,字以自励。道光二十一年九月英军再犯定海。他以定海主将身份,团结从夕)地调来的郑国鸿、王锡朋二总兵共同抗敌,坚守阵地,奋战六昼夜。十月一日三总兵中,他最后一个英勇战死。著有《制械制药要言,、《浙海险要图说》、《名将录》等。

葛振峰

(1944.10-——),河北省清苑县人。1962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葛振峰和巴西陆军司令

,1965年7月加入中国***。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战士、排长、团参谋、营长,团参谋长、团长,某师参谋长、副师长。1981年9月至1983年7月入国军事学院指挥系学习。1984年任军副参谋长,1988年任陆军第39集团军参谋长,1992年任陆军第64集团军军长。1996年11月任沈阳军区参谋长,1999年1月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2000年12月任解放军**副校长。2001年7月任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院长。2002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党委副书记。是中国***第十六届中央委员。1988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90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98年晋升为中将军衔,2004年6月20日晋升上将军衔。

葛洪升

男,汉族,1931年生,山东莒县(今属莒南)人。1946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12月加入中国***。曾任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浙江省省长,国务院特区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四届中央委员。

葛慧君

女,汉族,1963年3月生,浙江诸暨人。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82年5月加入中国***。中央党校研究生毕业。曾任共青团诸暨县委副书记、书记,共青团诸暨县委书记、诸暨县璜山区委副书记,共青团绍兴市委书记、党组书记,诸暨市副市长,诸暨市委副书记,绍兴市若耶溪工程筹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浙江省会稽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共青团浙江省委副书记、党组成员,共青团浙江省委书记、党组书记,宁波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金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浙江省委常委等职。现任浙江省省委常委、副省长。

葛 炎

男,汉族,1988年生,湖南湘阴人,青年作家。

葛 平

男,汉族,著名配音演员,曾给蓝猫配音。

葛 菲

女,汉族,江苏羽毛球世界冠军。

葛姓的家族史

葛 龚:东汉梁国宁陵人,性慷慨壮烈,勇力过人,以善文记知名,有人请其捉刀写奏章,并照抄上奏,忘自载其名,以龚名进之,故当时有语:“作奏虽工,宜去葛龚。”

葛 玄:丹阳(今属江苏省)人,三国吴道士,曾从左慈学道,并入深山修道。道教尊为葛仙翁,又称太极仙翁。

葛 洪:丹阳句容人,葛玄曾孙,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自号抱朴子,好神仙导养之法,后卒于罗浮山。其对化学、医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著有《抱朴子》等传世。

葛 邲:吴兴(今属浙江省)人,宋代名臣。祖籍丹阳,进士及第,官刑部尚书。绍熙年间任左丞相,论疏皆切中时弊。身居相位,能遵守法度,推荐人才。

葛 密:江阴(今属江苏省)人,宋代官吏。中进士,任光州推官,善于审决案件,官至太常博士。性格淡泊,号草堂逸老。

葛 林:浙江省杭州人,明代太医院官。善小儿科,杏林悬壶,医术高超,因一匕药治愈襁褓中的明武宗,而名声大噪,累官太医院判。有《杏坞秘诀》。

葛振林: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副班长一职,跳崖后悬挂树杈留命,享年88岁!

葛 优:北京市人,当代名伶,葛存壮之子。曾出演影视剧多部,擅演小人物,冷峻中见幽默,平实中见功夫。

葛从周:濮州鄄城(今属山东省)人,五代十国名将。其心情豁达,智勇兼备,先从黄巢,后从朱温,曾于阵前浴血奋战救助朱温,频战克敌,战功显赫,累任衮州节度使、潞州节度使、太子太师、检校太师等高职,并封陈留郡王。

葛起耕:丹阳人,宋代诗人。字君顾,负才沦落,以诗自鸣,有《桧庭吟稿》。葛天民: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宋代诗人。字无怀,号补翁。初为僧,后还俗,其诗为叶绍翁所推许,有《无怀小集》。

葛立方:丹阳人,宋代诗人。绍兴年间进士,历官校书郎、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出知袁州、宣州。著有《西畴笔耕》、《韵语阳秋》、《归愚集》,词学晏殊,有《归愚词》。

葛胜仲:丹阳人,宋代词人。绍圣年间进士,元符三年中鸿词科,曾两知湖州。有《丹阳词》。

葛长庚:字如晦,号海琼子。宋代南京琼州人。博学多闻,工书善画,尤精梅竹。开设命馆太一宫,封为紫清真人。为道教南宗五祖之一。晚号神霄散吏。著有《琼海集》、《罗浮山志》。

葛徵奇:字无奇,一字轮以,号介龛,明代浙江海宁人,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善画山水,尝以自负。侧室李因擅画花卉,得徐黄遗意,有名于时,夫妻曲房静几,互以绘事为娱。无奇尝语人曰:“山水姬不如我,花卉我不如姬。”传世作品有崇祯七年(1634年)作《溪山清趣图》,图录于《支那名画宝鉴》;崇祯十三年(1640年)作《山水图册》十开,金笺,墨笔,纵28厘米,横28厘米,笔墨沉着,浓淡相宜,功力颇深,现藏广东省博物馆。

葛德新:山西省浮山人,清代官吏。初任陕西大荔典史。后因抓获张格尔叛乱党羽,擢升直隶沧州知州。

葛元煦:清代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号理斋,学古斋为室名。少工篆、隶,不轻以酬应。家藏书画甚巨,尝辑刻丛书。兼擅铁笔。

葛士达:清代上海人,同治初随军剿捻,官知平定知州。工诗古文。著有《从戎日记》、《遂志斋集》。

葛云飞:字鹏起。清代浙江省山阴(今绍兴)人。道光武进士。为人刚毅勇敢,廉洁正直。制宝刀两把,分刻“昭勇”、“成忠”,字以自励。道光二十一年九月英军再犯定海。他以定海主将身份,团结从夕)地调来的郑国鸿、王锡朋二总兵共同抗敌,坚守阵地,奋战六昼夜。十月一日三总兵中,他最后一个英勇战死。著有《制械制药要言,、《浙海险要图说》、《名将录》等。

葛姓的由来?葛姓历史上有那些名人?

一、姓氏源流

葛(Gě)姓源出有四:

1、出自嬴姓,是黄帝后裔,以封地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和《孟子·滕文公》所载,夏时,黄帝之支庶封于葛,后世子孙以国为氏。

2、出自以部落名作姓氏。据《风俗通》所载,远古时有部落名葛天氏(今河南省长葛一带),其子孙后代称为葛姓。

3、出自洪姓改葛而来。据《姓氏考略》所载,汉时蒲庐,一作葛庐,乃洪曩祖之子,起兵佐汉光武有大功,封下邳僮县侯,庐让封于弟文,向南渡江,家于句容,为吴中葛姓所出。

4、出自他族改姓而来:

①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贺葛氏入中原后,改单姓葛。

② 清满洲八旗姓墨勒哲埒氏、格济勒氏等后均有改姓葛者;赫哲族葛依克勒氏汉姓为葛。

③ 鄂伦春族葛瓦依尔氏汉姓为葛。

④ 裕固族格勒克氏汉姓为葛。

⑤ 今蒙古、土家等民族均有葛姓。

葛伯。夏朝时,黄帝支庶封于葛(故城在今河南宁陵县北十五里),为伯爵,故称葛伯。夏朝末年,商汤欲取夏而代之,首先以都城亳附近的葛国为目标。汤先以助祭为名送牲畜给葛伯,又派人为葛伯耕田,因葛伯杀了为助耕之人送饭的童子,汤以此为借口,一举攻灭葛国。葛国亡后,后世子孙以国为氏,称葛姓,他们尊葛伯为葛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尽管关于葛姓源自上古葛天氏之说不尽可靠,但葛姓源于河南却为大家所认同。葛姓在得姓以后的很长时间里,始终在中原地区发展繁衍。周成王时有羌族人葛由,入蜀至峨嵋山西南的绥山,这说明西周初期已有葛姓人迁入四川。《史记·陈涉世家》中有:“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皆下之”句,说明在秦朝时已有葛姓徙居安徽。《元和姓纂》称,西汉有颍川太守葛兴,东汉有历任荡阴令、临汾令的葛龚,为葛兴的后裔。葛龚,字元甫,梁国宁陵(今属河南)人。由此可知,史载葛姓有颍川、梁国之郡望,当形成并昌盛于此际,并且还说明,两汉时期葛姓仍有留居故国旧地者。东汉时期见诸史册之葛姓还有:《韩 传》中提到的太守葛兴,《天文志》提到的为贼所拘的交趾刺史葛祗。新莽时期,葛庐渡江向南,安家于句容,其后繁衍昌盛,发展成为吴中大族。此支葛姓来源与北方葛姓不同,却大大壮大了葛姓家族。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板荡,战火连天,使得原居于河南之葛姓有迁江南者,而居句容之葛姓却一直长盛不衰,并有东晋葛洪为炼丹,携子侄至广州。此际至隋唐,由于战乱、自然灾害、官职调迁等原因,今山东、山西、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等省均有葛姓人。五代十国时,名将葛从周因仕宦之故由山东鄄城徙居偃师县亳邑乡。两宋时,葛姓以江浙之地繁衍为甚,葛立方由丹阳徙居湖州吴兴,葛天民由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徙居台州黄岩。明初,葛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陕西、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等地。自清代开始,闽粤沿海地区的葛姓有渡海赴台,进而播迁海外者。如今,葛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浙江、江苏等省多此姓,二省葛姓约占全国汉族葛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六。葛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二。

三、历史名人

葛 龚:东汉梁国宁陵人,性慷慨壮烈,勇力过人,以善文记知名,有人请其捉刀写奏章,并照抄上奏,忘自载其名,以龚名进之,故当时有语:“作奏虽工,宜去葛龚。”

葛 玄:丹阳(今属江苏省)人,三国吴道士,曾从左慈学道,并入深山修道。道教尊为葛仙翁,又称太极仙翁。

葛 洪:丹阳句容人,葛玄曾孙,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自号抱朴子,好神仙导养之法,后卒于罗浮山。其对化学、医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著有《抱朴子》等传世。

葛 邲:吴兴(今属浙江省)人,宋代名臣。祖籍丹阳,进士及第,官刑部尚书。绍熙年间任左丞相,论疏皆切中时弊。身居相位,能遵守法度,推荐人才。

葛 密:江阴(今属江苏省)人,宋代官吏。中进士,任光州推官,善于审决案件,官至太常博士。性格淡泊,号草堂逸老。

葛 林:浙江省杭州人,明代太医院官。善小儿科,杏林悬壶,医术高超,因一匕药治愈襁褓中的明武宗,而名声大噪,累官太医院判。有《杏坞秘诀》。

葛振林: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副班长一职,跳崖后悬挂树杈留命,享年88岁!

葛 优:北京市人,当代名伶,葛存壮之子。曾出演影视剧多部,擅演小人物,冷峻中见幽默,平实中见功夫。

葛从周:濮州鄄城(今属山东省)人,五代十国名将。其心情豁达,智勇兼备,先从黄巢,后从朱温,曾于阵前浴血奋战救助朱温,频战克敌,战功显赫,累任衮州节度使、潞州节度使、太子太师、检校太师等高职,并封陈留郡王。

葛起耕:丹阳人,宋代诗人。字君顾,负才沦落,以诗自鸣,有《桧庭吟稿》。葛天民: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宋代诗人。字无怀,号补翁。初为僧,后还俗,其诗为叶绍翁所推许,有《无怀小集》。

葛立方:丹阳人,宋代诗人。绍兴年间进士,历官校书郎、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出知袁州、宣州。著有《西畴笔耕》、《韵语阳秋》、《归愚集》,词学晏殊,有《归愚词》。

葛胜仲:丹阳人,宋代词人。绍圣年间进士,元符三年中鸿词科,曾两知湖州。有《丹阳词》。

葛长庚:字如晦,号海琼子。宋代南京琼州人。博学多闻,工书善画,尤精梅竹。开设命馆太一宫,封为紫清真人。为道教南宗五祖之一。晚号神霄散吏。著有《琼海集》、《罗浮山志》。

葛徵奇:字无奇,一字轮以,号介龛,明代浙江海宁人,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善画山水,尝以自负。侧室李因擅画花卉,得徐黄遗意,有名于时,夫妻曲房静几,互以绘事为娱。无奇尝语人曰:“山水姬不如我,花卉我不如姬。”传世作品有崇祯七年(1634年)作《溪山清趣图》,图录于《支那名画宝鉴》;崇祯十三年(1640年)作《山水图册》十开,金笺,墨笔,纵28厘米,横28厘米,笔墨沉着,浓淡相宜,功力颇深,现藏广东省博物馆。

葛德新:山西省浮山人,清代官吏。初任陕西大荔典史。后因抓获张格尔叛乱党羽,擢升直隶沧州知州。

葛元煦:清代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号理斋,学古斋为室名。少工篆、隶,不轻以酬应。家藏书画甚巨,尝辑刻丛书。兼擅铁笔。

葛士达:清代上海人,同治初随军剿捻,官知平定知州。工诗古文。著有《从戎日记》、《遂志斋集》。

葛云飞:字鹏起。清代浙江省山阴(今绍兴)人。道光武进士。为人刚毅勇敢,廉洁正直。制宝刀两把,分刻“昭勇”、“成忠”,字以自励。道光二十一年九月英军再犯定海。他以定海主将身份,团结从夕)地调来的郑国鸿、王锡朋二总兵共同抗敌,坚守阵地,奋战六昼夜。十月一日三总兵中,他最后一个英勇战死。著有《制械制药要言,、《浙海险要图说》、《名将录》等。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顿丘郡:汉置顿丘县,在今河南清丰西南。晋以此为顿丘郡治所(今河南省清丰西南)。北齐废顿丘郡。唐五代曾以顿丘为澶州治所。

梁 国:即梁郡,汉建梁国,治所在淮阳(今河南省商丘南),南朝宋为梁郡,移治下邑(今安徽省砀山)。隋曾以宋州为梁郡,唐为睢阳郡。

句容县:汉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置县。即今江苏省句容县。初隶鄣郡,元封元年(公元前109年)改隶丹阳郡。

颍川郡:秦灭韩,以所得韩地置颍川郡,在今河南中部,治阳翟(今河南省禹州)。东魏迁治颍阴(后为长社,即今许昌)。隋唐为许州颍川郡。

2、堂号

葛姓的堂号主要有:“清柳堂”、“梁国堂”、“余庆堂”、“崇德堂”等。

五、宗族特征

1、葛姓得姓是相当早的,比后来成为我国诸家姓氏主流的周文王姬姓后代之得姓,最少要早六七百年。

2、我国有南方和北方两支不同宗的葛姓。江南葛姓是东汉初年由洪姓分出来的,北方葛姓是传由葛伯之后,因此说南北两支葛姓应该没有血缘上的关系。

============================================================

葛姓宗祠通用对联

〖葛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望出梁郡;

源自葛天。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出葛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二、郡望堂号》介绍)。

市无喧鹊;

饭可成蜂。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南宋青阳人葛邠,字用光,乾道初年任青阳知县,有政绩,市上没有喧鹊之警示,野外却有驯雉之异象。下联典指三国时吴国方士葛玄,字孝光,丹阳句容人,相传随左慈学道,受太清、九鼎、金液等丹经,在阁皂山修道。道教尊为葛仙公,又称太极仙公,宋代封为冲应真人、冲应孚佐真君。据说曾与客人对坐吃饭,吐出米饭化为蜜蜂。

绥山得道;

定海成仁。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周代羌人葛由,成王时,曾雕刻木羊出卖,后骑羊入蜀中绥山,王侯贵人追随他一起去的,都得道成了仙。当地谚语说:“能得绥山一枚桃,虽不能成仙,也足自豪。”下联典出清末浙江省山阴人葛云飞,字雨田,又字鹏起,道光年间进士,任浙江省定海镇总兵。英军侵犯定海时,他与郑国鸿、王锡朋二位总兵协力抗敌,据守定海土城,血战六昼夜,英勇战死。著有《浙海险要图说》等。

清节著誉;

文记知名。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北宋江阴人葛密,字子发,进士出身,任光州推官,善于审决案件,官至太常博士。性情恬谈,五十岁时辞官归家,自号草堂遗老。能写诗,著有《西昆高致》。下联典出东汉宁陵人葛龚,字元甫,和帝时以善于文记(文奏,官府文书)知名。安帝时为太官丞,后历任荡阴、临汾县令,均有政绩。

位列仙班;

凡炼罗浮。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吴·葛玄,号“葛仙公”。下联典指东晋·葛洪炼丹于粤中罗浮山。

系承嬴氏;

望出句容。

——佚名撰葛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东晋·葛洪,句容(今属江苏省)人。

绥山得道;

定海成仁。

一、起源

1、葛氏源于葛天氏,出自远古部落葛天氏族,属于以部落名为氏。

2、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贺葛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3、源于其他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4、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清时期成吉思汗后裔脱欢,属于避难汉化改姓为氏。

5、源于满族,出自明、清时期女真各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6、源于鄂温克族,出自明朝时期鄂温克族喀尔佳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二、名人

1、葛婴

(?-前209),符离(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人,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陈胜义军首席名将,曾在攻取陈、蕲二县中立下汗马功劳。陈胜建张楚国,册封葛婴为征南将军。

因葛婴南征九江,不知陈胜称王,私立楚国后裔为楚王,为陈胜设计杀害,英年早逝,以故在楚汉史中没有留下什么可圈可点的事迹。后代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2、葛玄

葛玄(164年-244年),汉族,吴丹阳郡句容县都乡吉阳里人(今句容市),祖籍山东琅琊,三国著名高道,道教灵宝派祖师。字孝先,号仙翁,被尊称为“葛天师”。道教尊为葛仙翁,又称太极仙翁,与张道陵、许逊、萨守坚共为四大天师。

3、葛胜仲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郡(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扩展资料

先秦时期,葛姓一直生活在华北地区,东迁山东,南入河南。秦汉时期,葛姓已经南下江苏、江西、安徽。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板荡,战火连天,使得原居于河南之葛氏有迁江南者,而居句容之葛氏族人却一直长盛不衰,并有东晋葛洪为炼丹,携子侄至广州。

此际至隋唐,由于战乱、自然灾害、官职调迁等原因,今山东、山西、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等省均有葛氏族人。唐、宋时期,葛姓继续南下,东部的浙江、西部的四川都有了葛姓的分布。

宋朝时期,葛姓近18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3%,排在第七十九位。葛姓主要分布于河北、江苏,这两省的葛姓大约占葛姓总人口的55%,河北是葛姓的第一大省,约占葛姓人口的28%。其次分布在湖南、陕西、浙江、江西、河南、福建、四川等地。

全国形成了以北方河北、东南江浙为中心的两大块葛姓聚集地。明朝时期,葛姓15万多,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6%,排在第一百零三位。当时浙江、江苏为葛姓比较集中的地区,大约占葛姓总人口的48%。

其次分布于甘肃、安徽、山东等地。浙江为葛姓第一大省,大约占葛姓总人口的27%。这一时期,葛姓人口的移动方向是东南和西北,最终形成了以东南江浙和西北甘肃为中心的葛姓聚集地。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葛姓

关于“宝弟为什么姓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dazhoutv]投稿,不代表大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azhoutv.com/ylzx/202507-5765.html

(12)
dazhoutv的头像dazhoutv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dazhoutv的头像
    dazhoutv 2025年07月21日

    我是大洲号的签约作者“dazhoutv”

  • dazhoutv
    dazhoutv 2025年07月21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宝弟为什么姓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宝弟为什么姓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葛 龚东汉梁国宁陵人,...

  • dazhoutv
    用户072111 2025年07月21日

    文章不错《宝弟为什么姓葛》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