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如何有效发挥农村文化礼堂的作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何有效发挥农村文化礼堂的作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农村文化礼堂是农村“实现精神富有、打造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是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保障。要努力围绕“文化殿堂、精神家园”的要求,进一步提炼文化礼堂的功能与定位,把弘扬主流价值、传承传统文化、展示村庄形象、丰富文体活动等主要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把农村文化礼堂打造成弘扬主流价值的新平台,传承传统文化的新载体,展示村庄形象的新窗口,农民文体活动的主阵地。
弘扬主流价值。要在文化礼堂显要位置设置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农家书屋等各类设施,深化“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要深入总结提炼,形成价值认同,在文艺创作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艺作品,传承真善美。开展“立家规、习家训、传家风”百姓故事大家讲活动,组织群众看道德短片、诵道德经典、唱道德歌曲等,弘扬道德新风,进一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承传统文化。要发挥文化礼堂乡风民俗馆的作用,充分展示农耕文化、剪纸文化等优秀的文化遗产;利用儿童节、重阳节等节日,组织开展“开蒙礼”、“敬老礼”等礼仪活动;通过节日庆典推广传统的民俗活动、表演艺术、知识技能等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在道德讲堂开设传统文化课,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以及仁义、诚信、爱人、敬业、合和等伦理价值观念,通过教化渗透进群众的心中,成为群众自觉的行为规范和精神价值追求。
展示村庄形象。要充分利用文化礼堂的文化长廊、特色馆等展陈载体,通过文字、、实物展陈等形式,展现村庄的历史变迁、建设成果和未来发展。通过感受体验活动,用乡土文化、乡愁记忆增强村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身边事教身边人”活动,评选并宣传农村的道德红榜人物、好婆婆、好媳妇、“文明示范户”等,传承村庄文明。
丰富文体活动。要进一步拓展文化礼堂的功能,在群众“凑热闹,图自在”的基础上,把思想引导与文化娱乐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通过开展文体活动、文化展陈、文化交流、文化娱乐等活动引领群众价值观的转变,使农村文化礼堂真正成为对群众有凝聚力、向心力、归属感的精神家园。
怎样让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不成摆设
摘要:2013年以来,余姚市深入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截止2019年底,全市累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212家。多年来,余姚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积极县(市、区)和先进县(市、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到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时代推动的不仅是社会面貌的日新月异,还有人民群众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物质生活富裕了,精神生活更要富有;城市发展了,农村也不能落后。
如果说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那么农村文化礼堂则是凝聚一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农村文化礼堂是实现精神富有、打造精神家园的有效载体,是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基石和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保障,是提升农民素养、改善社会风气、提高农村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
那一座座融人文景观、文化殿堂和精神家园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礼堂,如一抹春风,在为农村群众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文化给养之外,也成为他们的心灵栖息之所。在农村文化礼堂这个精神文化平台上,有场所、有展示、有活动、有队伍、有机制,从学教、礼仪、娱乐中,让人们受到文化熏陶。同时在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的基础上,彰显各自的地域特色,为文化礼堂注入了鲜活的地域文化元素。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重在内容建设。除了建好文化礼堂这一重要阵地之外,还要让它动起来、活起来、有人气。文化礼堂可能通过由当地群众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实现大门常开、活动常态、内容常新,在“文化地标、精神家园”的核心定位上实现再深化,在“以文惠民、以文化人”的作用发挥上实现再强化,在“精细管理、规范有序”的体制机制上实现再细化,让农村文化礼堂真正看得见、走得进、呆得住。
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礼堂有形,搭载文化丰润民心。农村文化礼堂这个用于弘扬主流价值、传承传统文化、展示地方形象、丰富文体活动的场所正遍地开花,不仅仅是精神家园的载体,更是维系村民团结和睦、奋发向上的精神纽带,也在无形中凝聚着村民对家乡的认同感、归属感。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文化礼堂真正“活起来”“用起来”,才能把这项得民心、顺民意、暖人心的工程做实、做好、做出成效。期待今后农村文化礼堂的根扎得更深、底打得更牢,把农村文化礼堂用得更好、更活、更旺,让农村文化礼堂越办越红火。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我们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对此应当有明确而又深刻的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上来,上下一心、步调一致地为之努力奋斗。 农村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我国当前的一个基本国情。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只有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如果我们忽视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切身利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我们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无法落实。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更加自觉、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尽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些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导致农村长期落后,致使整个国家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要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决策的重大意义,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关于“如何有效发挥农村文化礼堂的作用”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dazhoutv]投稿,不代表大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azhoutv.com/zlan/202508-877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大洲号的签约作者“dazhoutv”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如何有效发挥农村文化礼堂的作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何有效发挥农村文化礼堂的作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
文章不错《如何有效发挥农村文化礼堂的作用》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