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慕大三角的原因假说

网上有关“百慕大三角的原因假说”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百慕大三角的原因假说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到目前为止,对“百慕大三角”的解释可归纳为如下几类:

第一类观点:这些失踪是由于超自然的原因造成的,联想到是否是外星人的飞碟在作怪。

第二类观点:这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如地磁异常(磁场引发)、洋底空洞,甚至还有人提出泡沫说、晴空湍流说、水桥说、黑洞说等等看法,用一些奇异自然现象来解释百慕大三角。 有些科学家认为,船舶通过百慕大三角海区时之所以会突然失踪,这可能是由于这个海区存在着某种威力无比的神奇的漩涡。

百慕大三角海区正是令人惊异而又著名的马尾藻海的所在,在水动力上,马尾藻海是热能聚存的场所。这个海周围的海流复杂,它的边界不是陆地,而是由大西洋的几个洋流(墨西哥湾流、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结合的逆时针环流构成。美国有一位研究漩涡的学者认为,漩涡旋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有关系,北半球的漩涡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墨西哥湾暖流经佛罗里达海峡,在百慕大三角海区汇合了几股流向不同的小股海流,形成巨大海流,对船舶航行是一种极不利因素。据说,25米的大海浪就能把大型的船舶折为两截,能吞噬猝不及防的船只。但是,一些国家的气象学家却反驳:“不会发生那样像妖魔似的大海浪,更不可能把一艘成千吨甚至几万吨的大船打到海底而不遗任何痕迹。除非是某种神秘而强有力的东西把它们拖到海底。”

有些学者认为,百慕大三角海区可能存在着两股或更多股反向奔流的水流,形成了界面水质密度不同的现象,这就是所谓“内在波涛”,在潮汐返流的过程中,使海水产生了漩涡震流,表现为一种大尺度垂直挠动的涡漩。

有些学者认为,在从波多黎各吹来的强大北风和海洋深处汹涌波涛的作用下,有时可能发生高达数千米的“内在瀑布”和逐渐下降的巨大水流,这种“内在瀑布”在海面上几乎是不现形迹的,因此,人们从海洋的外表无法看到这种“内在瀑布”。但在一定的条件下,质量巨大的液体在下降时会达到极高的速度,有时旋转速度可达到0.5米/秒,这样就会形成直径150~200千米、深500米的巨大漩涡。这种漩涡足可以使巨型船舰葬身海底。其次,大安的列斯群岛常遭可怕的飓风袭击,这些飓风就是从百慕大三角海区方向袭来的。飓风掀起巨浪,常会形成十多米高的水墙,这里有时还可遇到海龙卷,甚至能把海水吸到几百米或几千米的高空。如果航行于百慕大三角区的船舰和飞机,遇上这些可怕的奇异现象,那就逃脱不了粉身碎骨的命运。

据1984年5月6日《澳门日报》发表的文章报道,国外有一位研究漩涡的学者认为,一个中尺度的漩涡,等于是一个凹面镜,太阳光照射在漩涡(凹面镜)中,聚光焦点就能产生很高的温度。他做了一次试验,把一种强光以60°~75°的入射角,入射到模拟的漩涡中,结果使这个漩涡(它如同一个凹面镜)的聚光焦点能点燃一张薄纸片。他根据这次试验的结果,从而断言:百慕大三角海区有许许多多的巨大漩涡,就是许许多多的巨大“凹面镜”。太阳光的入射角在60°~75°。时,照射在一个直径1千米的漩涡中,则聚光焦点的直径就有一米左右,温度可达几万度。这么高的温度足可以使飞机、船舰顷刻间熔化或爆炸。漩涡的直径越大,其聚光焦点的温度也就越高。夜晚,没有太阳光,漩涡虽然无法聚光,但由于巨大漩涡的旋转速度极快,必然引起电磁场扰动,进而引起磁罗盘和其他的航海仪表失常,使飞机、船舰失控而葬身海底。

1992年,由美国、前苏联和法国科学家组成的调查《百慕大神秘三角》之谜的小组,利用在太空运行的人造卫星进行侦察。根据激光扫描的照片发现,在这个三角地区有一个威力无穷的巨型湍流漩涡。领导这个调查小组的首席科学家阿科尔博士表示,这个巨型漩涡出现时只不过3秒钟,但其威力无穷。它的吸引力之强,比地球上任何飓风、大地震或火山爆发的威力都强得多,与月球影响地球潮汐的万有引力相比也毫不逊色,它可以影响月球上的天气。这个巨大的漩涡出现时,飘忽不定,难以测摸,要在大西洋寻找到它,如同大海捞针。当突如其来的巨大漩涡出现时,所向披靡,海上的舰船,九霄云空的飞机,都将被卷入海底,造成机、船失踪。这一发现,为漩涡说提供了现实依据。 有些学者认为,远古时代,在大陆漂移过程中,经历过千百万年之久,百慕大三角区的海底地壳上形成了一些陷坑或空穴,到近代,此处地壳运动仍然频繁,大安的列斯群岛常发生地震。当发生地震时,这种空穴的顶部可能会坍塌,凹下去,就像海底“张开大口”似的。海水就急剧地涌人张开的大口里。如果船舰有时遇到这种情况,也就随之被吞没。因此,在海面上不会留下船舰的残片、油渍、船员尸体及其他任何痕迹,任何东西也逃脱不了被卷入海底大口深渊的厄运。

但不少学者对上述推测持怀疑态度。因为据地震站网的观测证明,百慕大三角海区的地壳没有发生过“张开大口”或足可以使海面船舰被吞没的剧烈活动。20世纪70年代,美苏两国的科学家曾联合考察过百慕大三角海区的洋流结构,获得了许多过去科学家们不知道的新鲜资料,但并没有发现海底“张开大口”如此惊人的现象。 有些学者提出了一个独特而新奇的看法:百慕大三角海区与东太平洋圣大杜岛虽然相距很远,但两者之间却有一条海下“水桥”。这一看法始自一次偶然发现。

有一次,来自东太平洋圣大杜岛的一位友人,告诉瑞典学者斯文·阿隆森一个奇怪的消息:在圣大杜岛的沿海有时看到一些不明来历的破船残片。岛上所有的居民都感到十分惊奇:当地海域并没有发生沉船事件,为什么会突然从海水里涌出这些破船残片,它们究竟是从哪里来,居民都觉得神秘莫测。阿隆森对这个奇怪的消息颇重视,经他再三调查和核实,证明了圣大杜岛沿海突然浮涌上来的破船残片,正是过去在百慕大三角海区已经神秘消失的船舰遗体。阿隆森兴致勃勃地对百慕大“魔鬼三角区”之谜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广泛地收集了大量资料,并详细考察了百慕大群岛和圣大杜岛之间的海底地质结构和复杂的水文气象情况,从而提出了独特而新奇的见解:在百慕大三角海区与东太平洋圣大杜岛之间确实存在着一条天然的海下“水桥”,“水桥”的磁场强度极大,迥异于其邻近海面,且变幻无常,从而有时形成一股威力无比的吸引力,倘若船舰偶然遇到这种奇异的吸引力,船舰上的导航罗盘等仪器就会失灵,从而导致船舰失事沉没。海下“水桥”好像一条输油管一样,沉船沿着“水桥”从这头流到那头,即从百慕大三角海区流到东太平洋圣大杜岛海区。阿隆森把他这一独特的见解报告给了美国哈里斯堡地质研究所,该所的乔纳森·史密斯教授肯定了这一发现的重大价值和可靠性,认为阿隆森的独特见解为今后进一步深入探究百慕大三角海区之谜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可信的途径。

阿隆森的新奇发现和独特见解,轰动了全世界,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广泛注意和议论。为了证明百慕大三角海区与东太平洋圣大杜岛海区之间确实存在着一条漫长的海下“水桥”,阿隆森进行了试验。他先是精确地测定了地球的磁场,然后再在一个小型水池里进行水流跟踪磁场的试验。1980年1月,他用一部电子计算机和5万公升鲜红的水,给来自世界各地的地质学家表演了他的试验。联合国的一位官员认为,阿隆森的试验对于进一步深入探索百慕大三角海区之谜,很有参考和启迪作用,因为阿隆森的试验首次证明了:在百慕大三角海区神秘消失了的船舰残骸,很可能是沿着海下“水桥”,穿过美洲大陆,来到东南太平洋的洋底,又在圣大杜岛海面浮现出来。

许多学者对阿隆森的新奇发现和独特见解持怀疑和否定态度。甚至认为上述种种假想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神话”。他们反问道:真的存在有一条能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能穿过美洲大陆的海下“水桥”吗,海下“水桥”真有如此神奇的威力吗,这是目前无法证实的大谜,只能是一种假说或猜测而已。 有些科学家认为,百慕大“魔鬼三角区”的“魔鬼”是一种强烈的次声波,它具有极大的破坏力,这是造成飞机和轮船毁灭、乘员死亡的主要原因。

早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地球物理学家B.B.舒列金就发现了由海浪产生的次声波。后来许多科学家还发现:火山爆发、地震、激光、打雷、飞机飞行、风暴等等,也都能产生次声波。在酝酿着暴风雨的地区,在暴风雨即将来临之前,会发出次声波震荡。这种震荡是在空气流受到浪峰的拍击时产生的,它们在空气中以高达330米/秒的速度传播,而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则更快,达到1650米/秒。次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一种声音,但它们的破坏力却大得令人惊奇。当次声波的振荡频率为6赫左右时,能使人产生疲劳感,随后又从焦躁不安发展为本能的恐惧。当频率为7赫时,能使心脏和神经系统陷入瘫痪状态。强烈的次声波能使人由痛苦到死亡,能使船体破裂、飞机解体。

1970年,一架美国飞机飞越百慕大三角区,竞从荧光屏上消失了10分钟,飞机着陆后,所有机上钟表都比地面上慢了10分钟。1977年2月,一位探险家和他的四个伙伴,乘一架水上飞机进入百慕大三角区探险,在那里逗留了数天,有一天晚上,吃晚饭时,他们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他们吃饭使用的叉子突然弯曲了,同时水上飞机上的十几把钥匙都变了形,甚至罗盘上的指针也偏离了40°。有些学者猜测:之所以会出现上述奇怪现象,可能是由于遇到了一种弱的或中等的次声波振荡。

有些学者不同意上述看法。他们认为,只有高强次声波对动物和人体的器官才能发生影响,但那是在密闭的腔体中进行的试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在自然界中很难产生高强次声波。也有科学家设想制造次声波武器,但只不过是设想,不应把想象当作现实。 黑洞之说,即一些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天体曾坠落在百慕大海区,它们已经变成体积极小但密度极大的物体,任何物质包括光线,只要在它旁边都会被吸进去。但它却不释放任何物质,所以人们无法发现它。它犹如一个黑洞,船和飞机受其影响,来不及求救就被吸入海中。这个观点是由美国学者韦勒提出的。他认为在百慕大海区有一颗1500年前坠落的陨星,这颗高密度的陨星使百慕大地区成了一个巨大的黑洞,船只和飞机一旦靠近,就被吸人其中,再也摆脱不了。而且离百慕大不远的墨西哥半岛上的伯利兹也曾经飞落过一颗陨石。这颗陨石摧毁了地球上的万物生灵,其尘埃在地球上空弥漫十年之久。百慕大是否也受到了它的影响,人们不得而知。

那些在百慕大地区消失得不留痕迹的船只、飞机,的确很像黑洞现象引起的结果,但是黑洞却难以解释为什么只有飞机和船只在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是由水和甲烷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外貌极像冰雪或固体酒精,遇火即可燃烧。

英国地质学家,利兹大学的克雷奈尔教授提出了新观点,他认为:造成百慕大海域经常出现沉船或坠机事件的元凶是海底可燃冰产生的巨大沼气泡。当海底发生猛烈的地震活动时,被埋在地下的块状可燃冰晶体被翻了出来,由于可燃冰的主要成份是甲烷,会因外界压力减轻迅速汽化。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使海水密度降低,失去原来所具有的浮力。恰逢此时经过这里的船只,就会像石头一样沉入海底。如果此时正好有飞机经过,当甲烷气体遇到灼热的飞机发动机,会立即燃烧爆炸。

美国一个实验室曾做了一个模拟实验:从一个小泳池底部向上吹大量空气,形成的气泡充满水池,让一位水性很好的游泳运动员跳入水池,这时他的身体会像秤砣一样直向下沉,因为充满空气的水已失去浮力。这就说明了为什么许多轮船在百慕大三角区会突然沉入海底而消失。

到目前为止,这种推测算是最有说服力的科学说法,而且科学家还在百慕大海域找到了可燃冰的样品。 美国天文学家M.K.杰塞浦以及西方的一些人认为,百慕大三角区一些飞机和船舶神秘失踪,可能都是“天外来客”——“宇宙人”乘坐的“飞碟”造成。他们认为,百慕大三角区是“天外来客”经常活动的海区,他们任意掠夺人、飞机和船舶。例如,1965年6月5日,一架大型双引擎军用飞机——“飞行车箱C-119”号,机上共有10名机组人员,在飞越百慕大三角区时,突然失踪了。西方有些人猜测,可能是被“天外来客”的“飞碟”掠走了。因为这架飞机失踪时,美国宇宙飞船“双子座-4”正飞越百慕大三角海区上空,宇航员麦克奇维特发现了一只触手外露的类似“飞碟”的不明飞行物,在离宇宙飞船仅10~20海里处飞行,他立即用摄影机把那一不明飞行物拍摄下来。据他的回忆和描述,那一不明飞行物好像是圆柱形的,四周似有外露的“触手”,但这种“触手”也可能仅仅是影子而已,从照片上看,在黑色的背景上是一个很大的白色斑点。宇航员这些模棱两可的说法使“C-119”号飞机失踪事件更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后来他在一封回信中写道:“……在宇宙飞船飞行中,我确实看到了某些人称之为飞碟的物体,但这并不是说那就是来自其他星球的飞船,我在飞行期间看到的物体,不论我本人,还是其他任何人都无法了解和确认它究竟是什么。”

有些人对上述说法持异议,他们把宇航员所发现的不明飞行物,解释为当时正在轨道上正常飞行的“飞马-2”人造卫星,因为该人造卫星有一根长96英尺、类似于触手的天线。但后来经过详细的计算才证实:当“C-119”号飞机失踪时,“飞马-2”人造卫星却在距离百慕大三角区上空千多里之遥的太空中遨游,因此,宇航员所发现的那一不明飞行物,根本不可能是“飞马-2”人造卫星。

有些人认为,虽然不是“飞马-2”人造卫星,也可能是其他金属碎片,因为那时围绕地球在不停地运转的人造天体已有1400个之多,所以很难断定是“天外来客”的“飞碟”。那不明飞行物究竟是什么,至今仍是疑谜。 百慕大三角的反对者一般持以下几种立场:

1、百慕大三角热只是博取公众兴趣的手段。

2、百慕大三角根本就不是一个神秘莫测的危险地区.

3、果真有一个磁异常地区存在,也不致于强大到足以让人们认真注意的程度。

4、在原因未找到之前,任何不可解释的沉船或失踪都可以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谜.

5、飞机在飞行中坠入海里或者爆炸,可能出于多种原因;因为找不到任何可靠的证据,只好用“海洋浩瀚无边。这句老生常谈来进行解释.

6、船只在骤起的风暴中丢失,可能因海下地震活动而沉没,也可能在被劫持以后改头换面,或者被大船“掩沉”。 拉里·库舍(Kusche)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一名图书馆管理员,在19号航班事件发生时,不少学生向他查找百慕大三角的资料,令他大惑不解,于是联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着手研究先前的报告。Kusche的研究显示,不论是贝立兹的记述,还是目击者、参与者、涉案者等众多人的陈述,都有许多错误、矛盾,他还注意到,案件的相关资料没有记述。1975年,拉里·库舍得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结论。库舍决定调查这些文章和书籍提出的主张。他找到了一本自己曾经发表过的名为《百慕大三角之谜——已解》的书。库舍仔细研究了那些被其他作者所忽视的记录。他发现,许多异常事件根本就不奇怪、每当有记录一场狂风暴雨将要来临的时候,追踪百慕大三角现象的作家便常常能记录到有船只或者飞机会在“平静的海域”消失。船虽然“神秘地消失”了,可事实上却找到了它们的残骸和其沉没的原因。此书被美国海岸警备队、伦敦劳埃德保险公司和许多权威学术机构认为是解释百慕大三角神秘现象的定论。在这本书中,库舍列举了十条结论:

一、在找到了足够的资料以后,大多数的事故都能有合理的解释,并不神秘。比如,有的是因为遇到了飓风,有的是船体结构本身有缺陷又遇到坏天气,这些在事后的调查报告中都有结论。

二、在一些传说的“事故”中,关键的细节,甚至整个事故,都是虚构的。

三、一些明显发生在别处的事故也被算进了百慕大三角之中,最著名的是1902年发生在太平洋的一起海难和1951年发生在爱尔兰的一起空难,都被当成了发生在百慕大三角的事故。如果我们根据持神秘现象观点者所提到的百慕大三角事故划定百慕大三角,它将包括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和北大西洋的无比广阔的海域。船只、飞机失踪是全球各地到处发生的,比如,自1850年以来,在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和北欧之间,有近两百艘、架船只、飞机失踪或被遗弃。事实上百慕大三角的失踪现象并不突出。

四、有一些失踪的船只的航线经过了百慕大三角,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它们是否是在那里失踪的。

五、在许多事例中,船只或飞机的失踪地几乎完全未知,搜寻者不得不被要求寻找广阔的海域。

六、许多事故在发生的时候,当时的人并不认为有神秘之处,但在许多年后,持神秘现象观点者在寻找证据时,却开始把它们也算入了神秘事故。这时候要再去完全搞清楚发生在多年前的事故的详情,一般是很困难的。

七、与传说的相反,在许多事故发生的时候,天气都非常恶劣。在几起事故中,飓风应承担责任。

八、许多事故发生在下午或晚上,使得援救人员要等到第二天早上才能看清现场,因此大海有整夜的时间破坏现场,难以找到残骸。

九、许多作者在介绍事故时,并未做原始的调查,而只是引用别的作者的文章,因此以讹传讹,越传越离谱。

十、在介绍某些事故时,那些持神秘现象观点的人隐瞒了那些能对失踪有明显的解释的重要细节。

在飞机出事时黑匣子到底对调查有没有起作用?

目前,事故还在调查中,还没有对外说明其中的原因。

新加坡波音客机因发动机出现振动起飞后折返,这件事情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3月25日,一架从伦敦飞往新加坡的波音777-300ER客机。就在起飞后不久,机长发现其中一个引擎在振动,为了机上243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安全,他决定返航。最后,飞机于25日下午2点10分安全降落在伦敦希思罗机场。在飞行过程中,飞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故。除了飞机本身的问题,如果遇到不可避免的积云雷暴区或者待降落目的地出现极端天气,甚至飞机上有乘客突发疾病,都会给出返航的指令。

这次折返的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飞机引擎有问题。飞机发动机直接关系到飞机的正常飞行。一般来说,经常发生的只是单方面的发动机故障。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样的问题是没有办法弥补的。当然,对飞行员的技术要求还是很高的。飞机单侧发动机出现故障后,飞机往往无法保持平衡,因此飞行员必须确保能够及时采取补救行动,保证飞机成功着陆是最关键的部分。毕竟只有保证船上人员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外界自然对波音飞机频繁出现各种问题极为关注

毕竟波音飞机在很多国家都在使用,现在出了这么多问题,全世界的人都会感到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人们并不需要因此而完全害怕波音飞机。一般来说,各种飞机都需要定期检查保养,确保没有问题才可以飞行,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人们仍然可以相信飞机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安全的交通工具。

(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所谓“黑匣子”,就是安装在飞机上的飞行记录器。“黑匣子”根据其功能不同分为两种:一种是飞行数据记录器,一种是语音记录器。飞行数据记录器一般安装在飞机后客舱顶板上方。飞机飞行中只要有一台发动机在工作,它就能保持自动记录,可连续工作20至50个飞行小时。它能记录飞机的飞行高度、速度、航向、垂直过载、俯仰、倾侧、操纵面的偏转角、升力、阻力和发动机功率等飞行状态信息。一般中小型客机上的“黑匣子”可记录10多种飞行数据,大型客机一般可记录100多种,有的甚至可达2000多种。记录下来的各种数据必须经专门的机构作译码处理,人们才能看明白。

语音记录器安装在飞机底货舱后门处。它用来记录飞机停机前半小时内驾驶舱里驾驶人员的对话和飞行员与地面的联络,就连飞行员不带话机的讲话也能记录下来。

一旦飞机失事,航空部门总是要千方百计寻找到“黑匣子”,以便依据“黑匣子”记录的数据和飞行中的录音分析空难原因,以期达到“亡羊补牢”的目的,防止同类事故再发生,并分清责任,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所谓“黑匣子”并非外表为黑色,而一般为醒目的橙色,以便人们寻找。为了保证能安全回收“黑匣子”,人们把它设计制造成具有耐撞击、耐火烧、耐腐蚀的特殊结构。即使它被火烧30分钟,温度升至1100℃,其内部磁带也不会被烧毁;在水中浸泡36小时,它内部的磁带也不会受潮。它一旦落入大海,能在30天内靠自身的蓄电池,使水下定位信号标志发出超声波信号,这样就便于人们确定它在水下的位置,并将其打捞出来。

关于“百慕大三角的原因假说”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dazhoutv]投稿,不代表大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azhoutv.com/zlan/202508-8645.html

(6)
dazhoutv的头像dazhoutv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dazhoutv的头像
    dazhoutv 2025年08月03日

    我是大洲号的签约作者“dazhoutv”

  • dazhoutv
    dazhoutv 2025年08月03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百慕大三角的原因假说”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百慕大三角的原因假说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到目前为...

  • dazhoutv
    用户080311 2025年08月03日

    文章不错《百慕大三角的原因假说》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