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晨风阁丛书(关于晨风阁丛书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晨风阁丛书(关于晨风阁丛书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胡 适)
序 言
这个书目是我答应清华学校胡君敦元等四个人拟的。他们都是将要往外国留学
的少年。很想在短时期中得着国故学的常识。所以我拟这个书目的时候,并不为国
学有根柢的人设想,只为普通青年人想得一点系统的国学知识的人设想。这是我要
声明的第一点。
这虽是一个节目,却也是一个法门。这个法门可以叫做“历史的国学研究法”,
这四五年来,我不知收到多少青年朋友询问“治国学有何门径”的信。我起初也学
着老前辈们的派头,劝人从“小学”入手,劝人先通音韵训诂。我近来忏悔了!那
种话是为专家说的,不是为初学人说的;是学者装门面的话,不是教育家引人入胜
的法子。音韵训诂之学自身还不曾整理出个头绪系统来,如何可作初学人的入手工
夫?十几年的经验使我不能不承认音韵训诂之学只可以作“学者”的工具,而不是
“初学”的门径。老实说来,国学在今日还没有门径可说;那些国学有成绩的人大
都是下死工夫笨干出来的。死工夫固是重要,但究竟不是初学的门径。对初学人说
法,须先引起他的真兴趣,他然后肯下死工夫。在这个没有门径的时候,我曾想出
一个下手方法来:就是用历史的线索做我们的天然系统,用这个天然继续演进的顺
序做我们治国学的历程。这个书目便是依着这个观念做的。这个书目的顺序便是下
手的法门。这是我要声明的第二点。
这个书目不单是为私人用的,还可以供一切中小学校图书馆及地方公共图书馆
之用。所以每部书之下,如有最易得的版本,皆为注出。
(一)工具之部
《书目举要》 (周贞亮,李之鼎)南城宜秋馆本。这是书目的书目。
《书目答问》 (张之洞)刻本甚多,近上海朝记书庄有石印“增辑本”,最易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附存目录 广东图书馆刻本,又点石斋石印本最方便。
《汇刻书目》 (顾修)顾氏原本已不适用,当用朱氏增订本,或上海北京书店翻印本,北京有益堂翻本最廉。
《续汇刻书目》 (罗振玉)双鱼堂刻本。
《史姓韵编》 (汪辉祖)刻本稍贵,石印本有两种。此为《二十四史》的人名索引,最不可少。
《中国人名大辞典》 商务印书馆。
《历代名人年谱》 (吴荣光) 北京晋华书局新印本。
《世界大事年表》 (傅运森) 商务印书馆。
《历代地理韵编》,《清代舆地韵编》 (李兆洛)广东图书馆本,又坊刻《李氏五种》本。
《历代纪元编》 (六承如)《李氏五种》本。
《经籍纂诂》 (阮元等)点石斋石印本可用。读古书者,于寻常典外,应备此书。
《经传释词》 (王引之)通行本。
《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等译编) 上海医学书局
(二)思想史之部
《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 (胡适)商务印书馆。
二十二子:
《老子》《庄子》《管子》《列子》《墨子》《荀子》《尸子》《孙子》《孔子集语》《晏子春秋》《吕氏春秋》《贾谊新书》《春秋繁露》《扬子法言》《文子缵义》《黄帝内经》《竹书纪年》《商君书》《韩非子》《淮南子》《文中子》《山海经》
浙江公立图书馆(即浙江书局)刻本。上海有铅印本亦尚可用。汇刻子书,以此部为最佳。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最好先看白文,或用朱熹集注本。
《墨子间诂》 (孙诒让)原刻本,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庄子集释》 (郭庆藩)原刻本,石印本。
《荀子集注》 (王先谦)原刻本,石印本。
《淮南鸿烈集解》 (刘文典)商务印书馆出版。
《春秋繁露义证》 (苏舆)原刻本。
《周礼》 通行本。
《论衡》 (王充)通津草堂本(商务印书馆影印);湖北崇文书局本。
《抱朴子》 (葛洪)《平津馆丛书》本最佳,亦有单行的;湖北崇文书局本。
《四十二章经》 金陵刻经处本。以下略举佛教书。
《佛遗教经》 同上。
《异部宗轮论述记》 (窥基)江西刻经处本。
《大方广佛华严经》 (东晋译本)金陵刻经处。
《妙法莲华经》 (鸠摩罗什译)同上。
《船若纲要》 (葛彗)《大般若经》太繁,看此书很够了。扬州藏经院本。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玄奘译)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鸠摩罗什译,菩提流支译,真谛译)以上两书,流通本最多。
《阿弥陀经》 (鸠摩罗什译)此书译本与版本皆极多,金陵刻经处有《阿弥陀经要解》(智旭)最便。
《大方广圆觉了义经》 (即《圆觉经》)(佛陀多罗译)金陵刻经处白文本最好。
《十二门论》 (鸠摩罗什译)金陵刻经处本。
《中论》 (同上)扬州藏经院本。
以上两种,为三论宗“三论”之二。
《三论玄义》 (隋吉藏撰)金陵刻经处本。
《大乘起信论》 (伪书)此虽是伪书,然影响甚大。版本甚多,金陵刻经处有沙门真界纂注本颇便用。
《大乘起信论考证》 (梁启超)此书介绍日本学者考订佛书真伪的方法,甚有益。商务印书馆将出版。
《小止观》 (一名《童蒙止观》,智觊撰)天台宗之书不易读,此书最便初学。
金陵刻经处本。
《相宗八要直解》 (智旭直解)金陵刻经处本。
《因明入正理论疏》 (窥基直疏)金陵刻经处本。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慧立撰)玄奘为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伟大人物,此传为中国传记文学之大名著。常州天宁寺本。
《华严原人论》 (宗密撰)有正书局有合解本,价最廉。
《坛经》 (法海录)流通本甚多。
《古尊宿语录》 此为禅宗极重要之书,坊间现尚无单行刻本。
《大藏经》缩刷本腾字四至六。
《宏明集》 (梁僧佑集)此书可考见佛教在晋宋齐梁士大夫间的情形。金陵刻经处本。
《韩昌黎集》 (韩愈)坊间流通本甚多。
《李文公集》 (李翱)三唐人集本。
《柳河东集》 (柳宗元)通行本。
《宋元学案》 (黄宗羲,全祖望等)冯云濠刻本,何绍基刻本,光绪五年长沙重印本。坊间石印本不佳。
《明儒学案》 (黄宗羲)莫晋刻本最佳。坊间通行有江西本,不佳。
以上两书,保存原料不少,为宋明哲学最重要又最方便之书。此下所列,乃是补充这两书之缺陷,或是提出几部不可不备的专家集子。
《直讲李先生集》 (李觏)商务印书馆印本。
《王临川集》 (王安石)通行本。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二程全书》 (程颢、程颐)六安涂氏刻本。
《朱子全书》 (朱熹)六安涂氏刻本;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朱子年谱》 (王懋竑)广东图书馆本,湖北书局本。此书为研究朱子最不可少之书。
《陆象山全集》
《陈龙川全集》 (陈亮)通行本。
《叶水心全集》 (叶适)通行本。
《王文成公全书》 (王守仁)浙江图书馆本。
《困知记》 (罗钦顺)嘉庆四年翻明刻本。正谊堂本。
《王心斋先生全集》 (王艮)近年东台袁氏编订排印本最好,上海国学保存会寄售。
《罗文恭公全集》 (罗洪先)雍正间刻本,《四库全书》本与此不同。
《胡子衡齐》 (胡直)此书为明代哲学中一部最有条理又最有精采之书。《豫章丛书》本。
《高子遗书》 (高攀龙)无锡刻本。
《学通辨》 (陈建)正谊堂本。
《正谊堂全书》 (张伯行编)这部丛书搜集程朱一系的书最多,欲研究“正统派”的哲学的,应备一部,全书六百七十余卷,价约三十元。初刻本已不可得,现行者为同治间初刻本。
《清代学术概论》 (梁启超)商务印书馆。
《日知录》 (顾炎武)用黄汝成《集释》本。通行本。
《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单行本。扫叶山房《梨洲遗著汇刊》本。
《张子正蒙注》 (王夫之)《船山遗书》本。
《思问录内外篇》 (王夫之)同上。
《俟解》一卷,《噩梦》一卷 (王夫之)同上。
《颜李遗书》 (颜元,李?恭)《畿辅丛书》本可用。北京四存学会增补全书本。
《费氏遗书》 (费密)成都唐氏刻本。(北京大学出版部寄售)
《孟子字义疏证》 (戴震)《戴氏遗书》本。国学保存会有铅印本,但已卖缺了。
《章氏遗书》 (章学诚)浙江图书馆排印本,上海刘翰怡新刻全书本。
《章实斋年谱》 (胡适)商务印书馆出版。
《崔东壁遗书》 (崔述)道光四年陈履和刻本;《畿辅丛书》本只有《考信录》,亦可够用了。全书现由亚东图书馆重印,不久可出版。
《汉学商兑》 (方东树)此书无甚价值,但可考见当日汉宋学之争。单行本,朱氏《槐庐丛书》本。
《汉学师承记》 (江藩)通行本,附《宋学师承记》。
《新学伪经考》 (康有为)光绪辛卯初印本;新刻本只增一序。
《史记探原》 (崔适)初刻本;北京大学出版部排印本。
《章氏丛书》 (章炳麟)康宝忠等排印本;浙江图书馆刻本。
(三)文学史之部
《诗经集传》 (朱熹)通行本。
《诗经通论》 (姚际恒)闻商务印书馆将重印。
《诗本谊》 (龚橙)浙江图书馆《半广丛书》本。
《诗经原始》 (方玉润)闻商务印书馆不久将有重印本。
《诗毛氏传疏》 (陈奂)《清经解续编》卷七百七十八以下。
《檀弓》 《礼记》第二篇。
《春秋左氏传》 通行本。
《战国策》 商务印书馆有铅印补注本。
《楚辞集注》,附《辨证后语》 (朱熹)通行本;扫叶山房有石印本。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严可均编)广雅书局本。此书搜集最富,远胜于张溥的《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 (丁福保编)上海医学书局出版。
《古文苑》 (章樵注)江苏书局本。
《续古文苑》 (孙星衍编)江苏书局本。
《文选》 (萧统编)上海会文堂有石印胡刻李善注本最方便。
《文心雕龙》 (刘勰)原刻本;通行本。
《乐府诗集》 (郭茂倩编)湖北书局刻本。
《唐文粹》 (姚铉编)江苏书局本。
《唐文粹补遗》 (郭麟编)同上。
《全唐诗》 (康熙朝编)扬州原刻本,广州本,石印本,五代词亦在此中。
《宋文鉴》 (吕祖谦编)江苏书局本。
《南宋文范》 (庄仲方编)同上。
《南宋文录》 (董兆兆编)同上。
《宋诗抄》 (吕留良、吴之振等编)商务印书馆本。
《宋诗抄补》 (管庭芬等编)商务印书馆本。
《宋六十家词》 (毛晋编)汲古阁本,广州刊本,上海博古斋石印本。
《四印斋王氏所刻宋元人词》 (王鹏运编刻)原刻本,板存北京南阳山房。
《疆村所刻词》 (朱祖谋编刻)原刻本。王朱两位刻的词集都很精,这是近人对于文学史料上的大贡献。
《太平乐府》 (杨朝英编) (四部丛刊)本。
《阳春白雪》 (杨朝英编) 南陵徐氏《随庵丛书》本。
以上两种为金元人曲子的选本。
《董解元弦索西厢》 (董解元)刘世衍《暖红室汇刻传奇》本。
《元曲选一百种》 (臧晋叔编)商务印书馆有影印本。
《金文最》 (张金吾编)江苏书局本。
《元文类》 (苏天爵编)同上。
《宋元戏曲史》 (王国维)商务印书馆本。
《京本通俗小说》 这是七种南宋的话本小说,上海?覃隐庐《烟画东堂小品》本。
《宣和遗事》 《士礼居丛书》本;商务印书馆有排印本。
《五代史平话》残本 董康刻本。
《明文在》 (薛熙编)江苏书局本。
《列朝诗集》 (钱谦益编)国学保存会排印本。
《明诗综》 (朱彝尊编)原刻本。
《六十种曲》 (毛晋编刻)汲古阁本。此书善本已不易得。
《盛明杂剧》 (沈泰编)董康刻本。
《暖红室汇刻传奇》 (刘世珩编刻)原刻本。
《笠翁十二种曲》 (李渔)原刻巾箱本。
《九种曲》 (蒋士铨)原刻本。
《桃花扇》 (孔尚任)通行本。
《长生殿》 (洪升)通行本。
清代戏曲多不胜举;故举李蒋两集,孔洪两种历史戏,作几个例而已。
《曲苑》 上海古书流通处(?)编印本。此书汇集关于戏曲的书十四种,中如焦循《剧说》,如梁辰鱼《江东白苎》,皆不易得。石印本价亦廉,故存之。
《缀白裘》 这是一部传奇选本,虽多是零篇,但明末清初的戏曲名著都有代表的部分存在此中。在戏曲总集中,这也是一部重要书了。通行本。
《曲录》 (王国维)《晨风阁丛书》本。
《湖海文传》 (王昶编)所选都是清朝极盛时代的文章,最可代表清朝“学者的文人”的文学。原刻本。
《湖海诗传》 (王昶编)原刻本。
《鲒?亭集》 (全祖望)借树山房本。
《惜抱轩文集》 (姚鼐)通行本。
《大云山房文稿》 (恽敬)四川刻本,南昌刻本。
《文史通义》 (章学诚)贵阳刻本,浙江局本,铅印本。
《龚定庵全集》 (龚自珍)万本书堂刻本。国学扶轮社本。
《曾文正公文集》 (曾国藩)《曾文正全集》本。
清代古文专集,不易选择;我经过很久的考虑,选出全,姚,恽,章,龚,曾六家来作例。
《吴梅村诗》 (吴伟业)《梅村家藏稿》(董康刻本,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本,无注,此外有靳荣藩《吴诗集览》本,有吴翌凤《梅村诗集笺注》本。
《瓯北诗钞》 (赵翼)《瓯北全集》本,单行本。
《两当轩诗钞》 (黄景仁)光绪二年重刻本。
《巢经巢诗抄》 (郑珍)贵州刻本;北京有翻刻本,颇有误字。
《秋蟪吟馆诗钞》 (金和)铅印全本;家刻本略有删减。
《人境庐诗钞》 (黄遵宪)日本铅印本。
清代诗也很难选择。我选梅村代表初期,瓯北与仲则代表乾隆一期;郑子尹与金亚匏代表道咸同三期;黄公度代表末年的过渡时期。
明清两朝小说:
《水浒传》 亚东图书馆三版本。
《西游记》 (吴承恩)亚东图书馆再版本。
《三国志》 亚东图书馆本。
《儒林外史》 (吴敬梓)亚东图书馆四版本。
《红楼梦》 (曹г)亚东图书馆三版本。
《水浒后传》 (陈忱,自署古宋遗民)此书借宋徽钦二帝事来写明末遗民的感慨,是一部极有意义的小说。亚东图书馆《水浒续集》本。
《镜花缘》 (李汝珍)此书虽有“掉书袋”的毛病,但全篇为女子争平等的待遇,确是一部很难得的书。亚东图书馆本。
以上各种,均有胡适的考证或序,搜集了文学史的材料不少。《今古奇观》,通行本。可代表明代的短篇。
《三侠五义》 此书后经俞樾修改,改名《七侠五义》。此书可代表北方的义侠小说。旧刻本,《七侠五义》流通本较多。亚东图书馆不久将有重印本。
《儿女英雄传》 (文康)蜚英馆石印本最佳;流通本甚多。
《九命奇冤》 (吴沃尧)广智书局铅印本。
《恨海》 (吴沃尧)通行本甚多。
《老残游记》 (刘鹗)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以上略举十三种,代表四五百年的小说。
《五十年来的中国文学》 (胡适)本书卷二。
(跋)文学史一部,注重总集;无总集的时代,或总集不能包括的文人,始举别集。因为文集太多,不易收买,尤不易遍览,故为初学人及小图书馆计,皆宜先从总集下手。
(附录一)《清华周刊》记者来书
适之先生:
在《努力周刊》的增刊、《读书杂志》第七期上,我们看见先生为清华同学们
拟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我们看完以后,心中便起了若干问题,现在愿说给
先生听听,请先生赐教。
第一,我们以为先生这次所说的国学范围太窄了。先生在文中并未下国学的定
义,但由先生所拟的书目推测起来,似乎只指中国思想史及文学史而言。思想史与
文学史便是代表国学么?先生在《国学季刊》的发刊的宣言里,拟了一个中国文化
史的系统,其中包括(一)民族史,(二)语言文字史,(三)经济史,(四)政
治史,(五)国际交通史,(六)思想学术史,(七)宗教史,(八)文艺史,(
九)风俗史,(十)制度史。中国文化史的研究,便是国学研究,这是先生在该宣
言里指示我们的。既然如此,为什么先生不在国学书目文学史之部以后,加民族史
之部,语言文学史之部,经济史之部......呢?
第二,我们一方面嫌先生所拟的书目范围不广;一方面又以为先生所谈的方面
——思想史与文学史——谈得太深了,不合于“最低限度”四字,我们以为定清华
学生的国学最低限度,应该顾到两种事实:第一是我们的时间,第二是我们的地位。
我们清华学生,从中等科一年起,到大学一年止,求学的时间共八年。八年之内一
个普通学生,于他必读的西文课程之外,如肯切实的去研究国学,可以达到一个什
么程度,这是第一件应该考虑的。第二,清华学生都有留美的可能。教育家对于一
班留学生,要求一个什么样的国学程度,这是第二件应该考虑的。先生现在所拟的
书目,我们是无论如何读不完的,因为书目太多,时间太少。而且做留学生的,如
没有读过《大方广圆觉了义经》或《元曲选一百种》,当代的教育家,不见得会非
难他们,以为未满足国学最低的限度。
因此,我们希望先生替我们另外拟一个书目,一个实在最低的国学书目。那个
书目中的书,无论学机械工程的,学应用化学的,学哲学文学的,学政治经济的,
都应该念,都应该知道。我们希望诸过那书目中所列的书籍以后,对于中国文化,
能粗知大略。至于先生在《读书杂志》第七期所列的书目,似乎是为有志专攻哲学
或文学的人作参考之用的,我们希望先生将来能继续发表民族史之部,制度史之部
等的书目,让有志于该种学科的青年,有一个深造的途径。
敬祝先生康健。
《清华周刊》记者。十二年,三月,十一日。
(附录二)答书
记者先生:
关于第一点,我要说,我暂认思想与文学两部为国学最低限度;其余民族史经
济史等等,此时更无从下手,连这样一个门径书目都无法可拟。
第二,关于程度方面和时间方面,我也曾想过,这个书目动机虽是为清华的同
学,但我动手之后就不知不觉的放高了,放宽了。我的意思是要用这书目的人,从
这书目里自己去选择;有力的,多买些;有时间的,多读些;否则先买二三十部力
所能及的,也不妨;以后还可以自己随时添备。若我此时先定一个最狭义的最低限
度,那就太没有伸缩的余地了。先生以为是吗?
先生说:“做留学生的,如有没读过《圆觉经》或《元曲选》,当代教育家不
见得非难他们。”这一层,倒有讨论的余地。正因为当代教育家不非难留学生的国
学程度,所以留学生也太自菲薄,不肯多读点国学书,所以他们在国外既不能代表
中国,回国后也没有多大影响。我们这个书目的意思,一部分也正是要一班留学生
或候补留学生知道《元曲选》等是应该知道的书。
如果先生们执意要我再拟一个“实在的最低限度的书目”,我只好在原书目上
加上一些圈;那些有圈的,真是不可少的了。此外还应加上一部《九种纪事本末》
(铅印本)。
以下是加圈的书:
《书目答问》 《法华经》 《左传》《中国人名大辞典》 《阿弥陀经》 《文选》
《九种纪事本末》 《坛经》 《乐府诗集》《中国哲学史大纲》 《宋元学案》
《全唐诗》《老子》《明儒学案》《宋诗钞》《四书》《王临川集》《宋六十家词》
《墨子间诂》 《朱子年谱》 《元曲选一百种》《荀子集注》 《王文成公全书》
《宋元戏曲史》《韩非子》 《清代学术概论》 《缀白裘》《淮南鸿烈集解》
《章实斋年谱》 《水浒传》《周礼》 《崔东壁遗书》 《西游记》《论衡》
《新学伪经考》 《儒林外史》《佛遗教经》 《诗集传》 《红楼梦》
推荐几本国学方面的书
风流自赏 只容花鸟趋陪 真率谁知 合受烟霞供养 是什么意思
别有一番风度,只容许花儿、鸟儿来陪伴;我的天真率性又有谁知道,该享受云霞烟雾的供养!
张潮(清代)的经典之语
幽 梦 影
(清)张潮
●幽梦影卷上
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
集宜春,其机畅也。
经传宜独坐读;史鉴宜与友共读。
无善无恶是圣人;善多恶少是贤者;善少恶多是庸人;有恶无善是小人;有
善无恶是仙佛。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
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桃以避秦人为知己;杏以董
奉为知己;石以米颠为知己;荔枝以太真为知己;茶以卢仝、陆羽为知己;香草
以灵均为知己;莼鲈以季鹰为知己;瓜以邵平为知己;鸡以宋宗为知己;鹅以右
军为知己;鼓以祢衡为知己;琵琶以明妃为知己……一与之订,千秋不移。若松
之于秦始;鹤之于卫懿;正所谓不可与作缘者也。
为月忧云;书忧蠹;为花忧风雨;为才子佳人忧命薄;真是菩萨心肠。
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
萝;人不可以无癖。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
风声;水际听内乃声;方不虚生此耳。若恶少斥辱;悍妻诟谇;真不若耳聋也。
上元须酌豪友;端午须酌丽友;七夕须酌韵友;中秋须酌淡友;重九须酌逸友。
鳞虫中金鱼;羽虫中紫燕;可云物类神仙,正如东方曼倩避世金马门,人不得而
害之。
入世须学东方曼倩;出世须学佛印了元。
赏花宜对佳人;醉月宜对韵人;映雪宜对高人。
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滑
稽友,如阅传奇小说。
楷书须如文人;草书须如名将。行书介乎二者之间,如羊叔子缓带轻裘,正是佳
处。
人须求可入诗;物须求可入画。
少年人须有老成之识见;老成人须有少年之襟怀。
春者天之本怀,秋者天之别调。
昔人云:若无花、月、美人,不愿生此世界。予益一语云:若无翰、墨、棋、酒,
不必定作人身。
愿作木而为樗;愿在草而为蓍;愿在鸟而为鸥;愿在兽而为鹿;愿在虫而为蝶;
愿在鱼而为鲲。
古人以冬为三余。予谓当以夏为三余——晨起者,夜之余;夜坐者,昼之余;午
睡者,应酬人事之余。古人诗云"我爱夏日长。"洵不诬也。
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
艺花可以邀蝶;垒石可以邀云;栽松可以邀风;贮水可以邀萍;筑台可以邀月;
种蕉可以邀雨;植柳可以邀蝉。
景有言之极幽,而实萧索者,烟雨也;境有言之极雅,而实难堪者,贫病也;声有
言之极韵,而实粗鄙者,卖花声也。
才子而富贵,定从福慧双修得来。
新月恨其易沉,缺月恨其迟上。
躬耕吾所不能,学灌园而已矣;樵薪吾所不能,学草而已矣。
一恨书囊易蛀;二恨夏夜有蚊;三恨月台易漏;四恨菊叶多焦;五恨松多大蚁;
六恨竹多落叶;七恨桂荷易谢;八恨薜萝藏虺;九恨架花生刺;十恨河豚有毒。
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花;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景。
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韵致;美人之姿态;皆无可名状,无可
执著。真足以摄召魂梦,颠倒情思!
假使梦能自主,虽千里无难命驾,可不羡长房之缩地;死者可以晤对,可不需少
君之招魂;五岳可以卧游,可不俟婚嫁之尽毕。
以爱花之心爱美人,则领略自饶别趣;以爱美人之心爱花,则护惜倍有深情。
美人之胜于花者,解语也;花之胜于美人者,生香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香而
取解语者也。
窗内人于纸窗上作字,吾于窗外观之,极佳。
......>>
《幽梦影》周庄梦为蝴蝶原文
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
集宜春,其机畅也。
经传宜独坐读;史鉴宜与友共读。
无善无恶是圣人;善多恶少是贤者;善少恶多是庸人;有恶无善是小人;有
善无恶是仙佛。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
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桃以避秦人为知己;杏以董
奉为知己;石以米颠为知己;荔枝以太真为知己;茶以卢仝、陆羽为知己;香草
以灵均为知己;莼鲈以季鹰为知己;瓜以邵平为知己;鸡以宋宗为知己;鹅以右
军为知己;鼓以祢衡为知己;琵琶以明妃为知己……一与之订,千秋不移。若松
之于秦始;鹤之于卫懿;正所谓不可与作缘者也。
为月忧云;书忧蠹;为花忧风雨;为才子佳人忧命薄;真是菩萨心肠。
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
萝;人不可以无癖。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
风声;水际听内乃声;方不虚生此耳。若恶少斥辱;悍妻诟谇;真不若耳聋也。
上元须酌豪友;端午须酌丽友;七夕须酌韵友;中秋须酌淡友;重九须酌逸友。
鳞虫中金鱼;羽虫中紫燕;可云物类神仙,正如东方曼倩避世金马门,人不得而
害之。
入世须学东方曼倩;出世须学佛印了元。
赏花宜对佳人;醉月宜对韵人;映雪宜对高人。
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滑
稽友,如阅传奇小说。
楷书须如文人;草书须如名将。行书介乎二者之间,如羊叔子缓带轻裘,正是佳
处。
人须求可入诗;物须求可入画。
少年人须有老成之识见;老成人须有少年之襟怀。
春者天之本怀,秋者天之别调。
昔人云:若无花、月、美人,不愿生此世界。予益一语云:若无翰、墨、棋、酒,
不必定作人身。
愿作木而为樗;愿在草而为蓍;愿在鸟而为鸥;愿在兽而为鹿;愿在虫而为蝶;
愿在鱼而为鲲。
古人以冬为三余。予谓当以夏为三余——晨起者,夜之余;夜坐者,昼之余;午
睡者,应酬人事之余。古人诗云"我爱夏日长。"洵不诬也。
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
艺花可以邀蝶;垒石可以邀云;栽松可以邀风;贮水可以邀萍;筑台可以邀月;
种蕉可以邀雨;植柳可以邀蝉。
景有言之极幽,而实萧索者,烟雨也;境有言之极雅,而实难堪者,贫病也;声有
言之极韵,而实粗鄙者,卖花声也。
才子而富贵,定从福慧双修得来。
新月恨其易沉,缺月恨其迟上。
躬耕吾所不能,学灌园而已矣;樵薪吾所不能,学草而已矣。
一恨书囊易蛀;二恨夏夜有蚊;三恨月台易漏;四恨菊叶多焦;五恨松多大蚁;
六恨竹多落叶;七恨桂荷易谢;八恨薜萝藏虺;九恨架花生刺;十恨河豚有毒。
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花;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景。
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韵致;美人之姿态;皆无可名状,无可
执著。真足以摄召魂梦,颠倒情思!
假使梦能自主,虽千里无难命驾,可不羡长房之缩地;死者可以晤对,可不需少
君之招魂;五岳可以卧游,可不俟婚嫁之尽毕。
以爱花之心爱美人,则领略自饶别趣;以爱美人之心爱花,则护惜倍有深情。
美人之胜于花者,解语也;花之胜于美人者,生香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香而
取解语者也。
窗内人于纸窗上作字,吾于窗外观之,极佳。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
求《幽梦影》的全文翻译
1)原文:赏花宜对佳人,醉月宜对韵人,映月宜对高人译文:观赏花儿应有美人作伴,
月下畅饮应有诗人相伴,月下畅饮应有诗人相伴,
玩赏雪景应有高士为伴。玩赏雪景应有高士为伴。
(2)原文:律已宜带秋气,处世宜带春气译文:要求自己应该带有秋天的严厉之气﹔ (2)原文:律已宜带秋气,处世宜带春气译文:要求自己应该带有秋天的严厉之气﹔
与世人相处应该带有春天的温和之气。与世人相处应该带有春天的温和之气。
(3)原文:莳花可以邀蝶,垒石可以邀云,栽松可以邀风, (3)原文:莳花可以邀蝶,垒石可以邀云,栽松可以邀风,
贮水可以邀萍,筑台可以邀月,种蕉可以邀雨,贮水可以邀萍,筑台可以邀月,种蕉可以邀雨,
植柳可以邀蝉译文:种花可以招来蝴蝶堆石可以招来云彩植松可以招来清风蓄水可以招来浮萍构筑高台可以招来明月种植芭蕉可以招来雨水栽植柳树可以招来蝉鸣植柳可以邀蝉译文:种花可以招来蝴蝶堆石可以招来云彩植松可以招来清风蓄水可以招来浮萍构筑高台可以招来明月种植芭蕉可以招来雨水栽植柳树可以招来蝉鸣
(4) 原文:云之为物,或崔巍如山,或潋滟如水, (4)原文:云之为物,或崔巍如山,或潋滟如水,
或如人,或如兽,或如鸟毳,或如鱼鳞译文:云所呈现的模样,有时像高俊的山,或如人,或如兽,或如鸟毳,或如鱼鳞译文:云所呈现的模样,有时像高俊的山,
有时像汤漾的水,有时像人,有时像荡漾的水,有时像人,
有时像野兽,有时像鸟的细毛,有时像鱼的鳞片有时像野兽,有时像鸟的细毛,有时像鱼的鳞片
(5)原文: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 (5)原文: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
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皆以阅历之浅深,皆以阅历之浅深,
为所得之浅深耳译文:少年时读书,就像从缝隙中窥看明月中年时读书,就像站在庭院中观赏明月老年时读书,就像立在高台上玩赏明月都因为个人人生经验的深浅多寡来决定他们领悟境界的深浅罢了为所得之浅深耳译文:少年时读书,就像从缝隙中窥看明月中年时读书,就像站在庭院中观赏明月老年时读书,就像立在高台上玩赏明月都因为个人人生经验的深浅多寡来决定他们领悟境界的深浅罢了
(6)原文:楷书如文人,草书须如名将,行书介乎二者之间, (6)原文:楷书如文人,草书须如名将,行书介乎二者之间,
如羊叔子缓带轻裘,正是佳处.如羊叔子缓带轻裘,正是佳处.
译文:楷书需写得如文人一样,草书需写得如名将一样,译文:楷书需写得如文人一样,草书需写得如名将一样,
行书则介于两者之间,如晋代的羊叔子,缓衣带披轻裘,最是佳妙。行书则介于两者之间,如晋代的羊叔子,缓衣带披轻裘,最是佳妙。
答案补充 (8)原文:春风如酒,夏风如茗,秋风如烟,冬风如姜芥.
译文:春风如酒,浓厚甘甜。译文:春风如酒,浓厚甘甜。 夏风如茗,涩中带香。夏风如茗,涩中带香。 秋风如烟,忽隐忽现。秋风如烟,忽隐忽现。 冬风如姜芥,阵阵刺痛麻痒难止。冬风如姜芥,阵阵刺痛麻痒难止。
(9)原文: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 (9)原文: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
译文:花儿不能无蝴蝶采蜜,青山不能无泉水川流,石头不能无青苔点缀,水面不能无萍藻漂浮,高树不能无藤萝攀爬,人不能无自己的嗜好。译文:花儿不能无蝴蝶采蜜,青山不能无泉水川流,石头不能无青苔点缀,水面不能无萍藻漂浮,高树不能无藤萝攀爬,人不能无......>>
给推荐几本古书读一下
给你推荐几本古代奇书:
小窗幽记
幽梦影--》
“ 风流自赏,只容花鸟趋陪;真率谁知,合受烟霞供养。
万事可忘,难忘者名心一段;千般易淡,未淡者美酒三杯。
芰荷可食而亦可衣,金石可器而亦可服。
宜于耳复宜于目者,弹琴也,吹箫也。宜于耳不宜于目者,吹笙也,汜管也。
看晓妆宜于傅粉之后。
我不知我之前生当春秋之季,曾一识西施否;当典午之时,曾一看卫?否;当义
熙之世,曾一醉渊明否;当天宝之代,曾一睹太真否;当元丰之朝,曾一晤东坡否。千
古之上相思者,不止此数人,而此数人则其尤甚者,故姑举之以概其余也。
花不可见其落,月不可见其沉,美人不可见其夭。 种花须见其开,待月须见其满,著书须见其成,美人须见其畅适,方有实际。否
则皆为虚设。”
这是引文。供参考!
还有几个相似的,你买这几个书的时候就会看到类似的。很好阅读,而且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个人看了是非常修身养性的。
请教 清代张潮的几句话
出自他的随笔体格言小品文集《幽梦影》第40句——风花酒月与山水。
清人张潮《幽梦影》中的名句解读
张潮:字山来,号心斋,仲子,安徽歙县人,生于清顺治八年(1650年)。张潮是清代文学家、小说家,刻书家,官至翰林院孔目。张潮著作等身,著名的作品包括《幽梦影》、《虞初新志》、《花影词》、《心斋聊复集》、《奚囊寸锦》、《心斋诗集》、《饮中八仙令》、《鹿葱花馆诗钞》等。
2、张潮也是清代刻书家,曾刻印《檀几从书》、《昭代从书》(山帙、水帙、花帙、鸟帙、鱼帙、酒帙、书帙、御帙、数帙)等。
●幽梦影 卷上
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
集宜春,其机畅也。
经传宜独坐读;史鉴宜与友共读。
无善无恶是圣人;善多恶少是贤者;善少恶多是庸人;有恶无善是小人;有
善无恶是仙佛。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
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桃以避秦人为知己;杏以董
奉为知己;石以米颠为知己;荔枝以太真为知己;茶以卢仝、陆羽为知己;香草
以灵均为知己;莼鲈以季鹰为知己;瓜以邵平为知己;鸡以宋宗为知己;鹅以右
军为知己;鼓以祢衡为知己;琵琶以明妃为知己……一与之订,千秋不移。若松
之于秦始;鹤之于卫懿;正所谓不可与作缘者也。
为月忧云;书忧蠹;为花忧风雨;为才子佳人忧命薄;真是菩萨心肠。
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
萝;人不可以无癖。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
风声;水际听内乃声;方不虚生此耳。若恶少斥辱;悍妻诟谇;真不若耳聋也。
上元须酌豪友;端午须酌丽友;七夕须酌韵友;中秋须酌淡友;重九须酌逸友。
鳞虫中金鱼;羽虫中紫燕;可云物类神仙,正如东方曼倩避世金马门,人不得而
害之。
入世须学东方曼倩;出世须学佛印了元。
赏花宜对佳人;醉月宜对韵人;映雪宜对高人。
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滑
稽友,如阅传奇小说。
楷书须如文人;草书须如名将。行书介乎二者之间,如羊叔子缓带轻裘,正是佳
处。
人须求可入诗;物须求可入画。
少年人须有老成之识见;老成人须有少年之襟怀。
春者天之本怀,秋者天之别调。
昔人云:若无花、月、美人,不愿生此世界。予益一语云:若无翰、墨、棋、酒,
不必定作人身。
愿作木而为樗;愿在草而为蓍;愿在鸟而为鸥;愿在兽而为鹿;愿在虫而为蝶;
愿在鱼而为鲲。
古人以冬为三余。予谓当以夏为三余——晨起者,夜之余;夜坐者,昼之余;午
睡者,应酬人事之余。古人诗云"我爱夏日长。"洵不诬也。
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
艺花可以邀蝶;垒石可以邀云;栽松可以邀风;贮水可以邀萍;筑台可以邀月;
种蕉可以邀雨;植柳可以邀蝉。
景有言之极幽,而实萧索者,烟雨也;境有言之极雅,而实难堪者,贫病也;声有
言之极韵,而实粗鄙者,卖花声也。
才子而富贵,定从福慧双修得来。
新月恨其易沉,缺月恨其迟上。
躬耕吾所不能,学灌园而已矣;樵薪吾所不能,学草而已矣。
一恨书囊易蛀;二恨夏夜有蚊;三恨月台易漏;四恨菊叶多焦;五恨松多大蚁;
六恨竹多落叶;七恨桂荷易谢;八恨薜萝藏虺;九恨架花生刺;十恨河豚有毒。
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花;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景。
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韵致;美人之姿态;皆无可名状,无可
执著。真足以摄召魂梦,颠倒情思!
假使梦能自主,虽千里无难命驾,可不羡长房之缩地......>>
韩啸的相关访谈——《此生孤独》
大理石铺就的地板温暖而干燥,角落里的烛台上燃著采自印度的高级香料,有人用竖琴弹著舒缓的曲子,盆里的水还是温的,带些茉莉花的香气。韩啸已将全身上下每个部分都洗得彻底干净,小红正在为他梳头束发,小翠和小玉正在为他修剪手脚上的指甲。小云已为他准备了一套全新的衣服,从内衣到袜子都是白的,雪一样的白。 她们都是这城里的名妓,很美,很年轻,也很懂得伺候男人——用男人都想不到的方法来伺候男人。但韩啸却连碰都没有碰过她们。他也已斋戒了三天。因为他正准备去做一件他自己认为世界上最神圣的事。他要去做一个手术,为一个素未相识的女孩,手术费全免——还要附赠一大笔生活费。这个叫范娟的女孩为了抢救一起玩耍的女伴导致面部严重受伤。这个手术费和润笔费都堪称天价的外科整形医生兼知名当代艺术家已经很久没有在国内现身了,没有人相信他会亲自出手——他完全可以交给他的弟子做这个手术。他从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赶回国内,并且还要在二十四小时内飞回欧洲;薰香沐浴斋戒,只不过是为一个陌生女孩做一个没有任何收益的手术。那一日,我洗净尘埃,不为朝佛,只为亲手揭开你封尘多年的美丽。那一日,我沐浴更衣,不为超度,只为用刀拂去你浴火重生的羁绊……韩啸天马行空,无拘无碍,从几个身份间自由穿梭游弋,做过很多别人不能做、不愿做、不屑做也不敢做之事,即使有一天韩啸生了孩子也不会令人惊讶,但只一件事他绝不会去做,那就是他不愿做的事。韩啸有很多朋友,但他只有一个人安静独处的时候才幸福自足,内心深处有一丝无人读懂的情怀,有一处无人企及的角落,有一处艳丽绝伦的孤独。韩啸骨子里清高,内心却柔软如藻;傲视一切,却又如孩童般对万物充满好奇。他爱哲学、重思考,嗜好鲜衣美食、良器雅园,如《幽梦影》所述:“风流自赏,只容花鸟趋陪;真率谁知?合受烟霞供养。”低调奢华——衣中读品味听韩啸谈衣饰会误以为他是一位资深的设计师或服装评论家,他对每一个细节近乎沉醉的把玩和品评,流动着一脉老派英格兰绅士般的雅致与闲淡。他对服饰有着与生俱来的审美趣味和品质追求,“我永远都不会用LV和爱马仕的东西,所有的奢华都应该是低调的。”和这些张扬跋扈刻着大大LOGO的品牌相比,他更喜欢独立设计师品牌,最好是DIY,不事炫耀的低调奢华正是他的服饰标准,也是他选择一切生活用品的通用准则。他的服装大致分为三种,三分之一是Giorgio Armani,材质华贵,形态中庸,保守中略有设计感,这是工作时的着装;三分之一是独立设计师的品牌,偶尔如Karl Lagerfeld,他是香奈儿的首席设计师,其中有款牛仔裤的风格韩啸非常喜爱,类似琉璃样的斑驳,宝石般的色彩,充满设计感。Alexander McQueen有英格兰“坏男孩”之称,他性感又晦暗的流浪主义设计,挑战了刻意的过分精致和华丽的高级订制,彰显出一种性格的不羁。当然这样的服装基本只能雪藏在试衣间穿给自己欣赏。最后的三分之一是DIY,他自己酷爱设计,偶尔自己剪裁,DIY本身就意味着无法模仿的脱俗和优雅,表明有时间精力和能力,去追求内心的闲适安然。说到DIY,韩啸回想起一段逝去的往事,在那个曾经生活的城市,那份对于设计的热忱至今让他难以释怀。19岁那年的冬天,韩啸东奔西走买了黑、白两种毛线,他想找人按照自己的设计织一件毛衣。在那个大多数人尚不甚明了时尚为何物的年代,那件毛衣他竟设计成了简约的包豪斯风格,贴上几大块意大利小羊皮(当年那家叫飞鹰裘革的厂子早就找不到了),为了避免脖领、袖口、腰部的松垮他又设计了锁口的松紧带,带子过紧会勒住脖子,带子过松,又会使领口松垮,为此他反复试验。许多年以后,他还为一新款Dolce&Gabb......>>
中国青年 幽梦影
幽梦影
《幽梦影》清代文学家张潮著的随笔体格言小品文集。张潮,字来山,号心斋、仲子,安徽歙县人,生于清顺治 八年(1650年),曾著有《花影词》、《心斋聊复集》、《幽梦影》等书,其中以《幽梦影》最闻名。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文学家章衣萍在徽州用重金购买了同乡张潮的《幽梦影》抄本,林语堂看后也很喜欢这本书。随后章衣萍将此书校点后交上海中央书店出版社出版。
其实早几个月千秋出版社出版史天行注解的《幽梦影》。
版本
幽梦影 二卷 (线装刻本)(清)张潮撰
幽梦影 二卷 (线装)(清)张潮撰 啸园丛书 (清)光绪元年(1875年)。
幽梦影 (线装) (清)张潮撰 晨风阁丛书甲集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幽梦影 二卷 (线装) (清)张潮撰 铅印本 上海 国学扶轮社, 清宣统3年(1911年) (古今说部丛书. 第六集)
幽梦影 张心斋, 史天行 千秋出版社 民国二十五年四月1936年4月。
幽梦影 : 张潮散记 著者张潮, (张心斋), 章衣萍 上海 中央书店 民国二十五年八月[1936.8] 国学珍本文库 第一集 ; 第十种
幽梦影是涨潮自《虞初新志》之后的另外一本小散记,比起《虞初新志》,这本书里面增加了更多张潮的个人风格,趋于杂文,这几天刚刚读完,不错,神清气爽。个人认为张中行的《负喧琐话》受到《幽梦影》的一点影响。
1、张潮:字山来,号心斋,仲子,安徽歙县人,生于清顺治八年(1650年)。张潮是清代文学家、小说家,刻书家,官至翰林院孔目。张潮著作等身,著名的作品包括《幽梦影》、《虞初新志》、《花影词》、《心斋聊复集》、《奚囊寸锦》、《心斋诗集》、《饮中八仙令》、《鹿葱花馆诗钞》等。
2、张潮也是清代刻书家,曾刻印《檀几从书》、《昭代从书》(山帙、水帙、花帙、鸟帙、鱼帙、酒帙、书帙、御帙、数帙)等。
●幽梦影 卷上
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
集宜春,其机畅也。
经传宜独坐读;史鉴宜与友共读。
无善无恶是圣人;善多恶少是贤者;善少恶多是庸人;有恶无善是小人;有
善无恶是仙佛。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
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桃以避秦人为知己;杏以董
奉为知己;石以米颠为知己;荔枝以太真为知己;茶以卢仝、陆羽为知己;香草
以灵均为知己;莼鲈以季鹰为知己;瓜以邵平为知己;鸡以宋宗为知己;鹅以右
军为知己;鼓以祢衡为知己;琵琶以明妃为知己……一与之订,千秋不移。若松
之于秦始;鹤之于卫懿;正所谓不可与作缘者也。
为月忧云;书忧蠹;为花忧风雨;为才子佳人忧命薄;真是菩萨心肠。
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
萝;人不可以无癖。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
风声;水际听内乃声;方不虚生此耳。若恶少斥辱;悍妻诟谇;真不若耳聋也。
上元须酌豪友;端午须酌丽友;七夕须酌韵友;中秋须酌淡友;重九须酌逸友。
鳞虫中金鱼;羽虫中紫燕;可云物类神仙,正如东方曼倩避世金马门,人不得而
害之。
入世须学东方曼倩;出世须学佛印了元。
赏花宜对佳人;醉月宜对韵人;映雪宜对高人。
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滑
稽友,如阅传奇小说。
楷书须如文人;草书须如名将。行书介乎二者之间,如......>>
“花笺”是什么样的纸啊?如何制作?
佛经:《金刚经》、《心经》、《六祖坛经》。《论语》你看看于丹写的那本书,名字我不记得。
另外我向你推荐《孙子兵法》、《鬼谷子》、《叔本华全集》。
除了《叔本华》,其他书你最好能看古文,实在不行,买有文白对照的那种
花笺掇英
--------------------------------------------------------------------------------
纸之精致华美,尺幅较小者,叫“笺”。笺纸用作书札,称“信笺”;用以题咏写诗,名为“诗笺”。现代的人已无诗词雅兴,写信都用圆珠笔和机器制有光纸,所以笺纸在市上已绝迹,或作为高雅品在旅游定点玻璃柜中。?
民国以前,古人写诗唱和,或公私书信往来,都用国产手工制纸,以毛笔书写。笺纸上印有八条红线,俗称“红八行”,封套则以白绵或宣纸糊成长方形,名址皆由右至左竖写。这类笺纸、信封都已定型,市上南纸局、文具店都有出售;非同今日,全国信封统一形式,且由邮局监制出售,否则不予投递。古代的文人学士,有的以为市井俗品承载其文翰,如蝇污白璧,有伤其雅洁之美,乃自制笺纸,以标其高雅不入俗流。如清朝末年翰林杜彤家在天津杨柳青,所用信笺皆由爱竹斋画店用梅红纸刷印,名家画梅。也有在笺纸上印以汉瓦周壶或铭文者,古香古色。还有以各种色彩,或雕版印制成山水花鸟等图样,故统称之为“彩笺”、“花笺”、“锦笺”等美名。若将彩印笺纸辑成图册,则称其为“笺谱”。如《十竹斋笺谱》《北平笺谱》等等。按:笺字《说文解字》谓:“笺,表识书也。从竹。”古代笺是作为表明古人著作者意,或断以已意,使大众可以读懂其文。如汉·郑玄注释的《诗经》称作“郑笺”,并非专指笺纸。可知汉代虽然发明了制纸,但质地粗糙,故尚无“笺纸”之名出现。?
一、花笺创始于南朝?
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为推进人类文明进程,起了加速作用。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杀青”(造纸)卷中说:“物象精华,乾坤微妙,古传今而华达,夷使后起含生。目授而心识之,承载者以何物哉?君与民通,师将弟命,冯藉〓〓口语,其与几何;持寸符,握半卷,终事诠旨,风行而冰释焉,覆载之间,藉有楮先生也。圣顽咸嘉赖之矣。”观此,纸对社会发展之作用,不需多说了。?
纸之发明和实物出现,从甘肃居延汉代遗址中出土的两片麻纸看,最晚是在汉宣帝甘露二年即公元前52年。(见《文物》1978年1期)据文献记载,东汉时尚方令蔡伦,字敬仲,改进了造纸术,制作出一种“蔡侯纸”,渐渐代替了竹简和缣帛书写文书。范晔《后汉书·宦者列传·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上之,帝善其成,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东汉时期的蔡侯纸属于尚方(皇室手工业作坊)制造,产量不多,供宫中用。晋代之纸,改良提高,且有南北之分:“北纸用横帘,其纹横,其质松而厚,谓之侧理纸;南纸用竖帘,其纹竖,晋二王真迹,多是会稽竖纹竹纸。”(明·屠隆《考〓〓事》)又晋·陆〓《邺中记》载:东晋十六国时,后赵国君“石季龙与皇后在观上为昭书,五色纸,著凤口中,凤既衔诏,侍人放数百丈绯绳,辘轳回转,凤凰飞下,谓之凤诏。凤凰以木做之”。石虎以五色纸作诏书,可知其时纸质已柔韧,而且已有染以彩色之纸了。唐·王维《和贾至早朝大明宫》诗有“朝罢须裁五色诏”句,即引石虎“凤诏”的故事。此外,东晋时,南方还有藤纸出现。到了南北朝时,陈·徐陵编《玉台新咏》,序中有“三台妙迹,龙伸〓屈之书,五色花笺,河北胶东之纸”之句,证实了以五色花笺书写诗赋文章,早在六世纪中已广泛应用于文人笔墨之间了。从而得悉“花笺”之名,开始出现在我国文风昌盛的南北朝时期的南朝。?
二、隋唐时期的蜀笺?
隋朝统一了南北朝分裂局面。不久,李渊起兵,取而代之,建立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大强盛朝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蓬勃发展,超越前朝。体现在造纸工艺方面,较以往不仅质量提高,而且品类也增多,如玉版、贡〓、经屑、表光、鱼子、硬黄……与此同时,唐诗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也是一个辉煌夺目的时代,承载这宗诗文的载体纸张——诗笺,随之名目也繁多,五光十色。唐代制纸工艺首推四川,而蜀中笺纸又以“浣花笺”首屈一指。浣花笺一名“薛涛笺”,又名“松花笺”。相传唐元和(公元806-820年)中,元稹使蜀,营妓薛陶(涛)造十色彩笺相赠,稹于松花笺上题诗寄陶。(李石《续博物志》)又李商隐《送崔珏往西川》诗:“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句,可见薛涛笺为当时诗人所乐道。按:薛涛字洪度,随父流落蜀中,遂入乐籍,工诗。韦皋镇蜀,招令侍酒赋诗,称为女校书。暮年屏居浣花溪。元·费著撰《蜀笺谱》,谓薛涛七十三岁卒,不知所据。薛涛笺是“以芙蓉等为料煮糜,入芙蓉花末汁,或当时薛涛所指,遂留名至今。其美在色,不在质料也”(见《天工开物》)。这时的笺纸,已有名家自制之开始。?
三、五代时的砑光笺?
唐代彩色纸笺普遍用于文人诗酒间,然而尚无笺纸上雕印山水花卉之说。五代末,曾任后晋户部尚书的姚〓,其子〓善造五色笺,光紧精华,砑纸板乃沉香刻山水林木,折枝花果,狮凤虫鱼,寿星八仙,钟鼎文,幅幅不同,纹镂奇细,号“砑光小本”。
砑光的笺纸,是雕版刷印花笺的前身,其法是以彩色纸料薄而劲韧者,覆在线刻的画版上,然后用木棍或石蜡在纸背上磨砑,雕版上的花纹则光出纸上。这种砑光纸直到清代,尚在各地南纸店里砑制。?
四、宋元花笺新发展?
宋代城市经济繁荣,手工业发达,是因赵匡胤用兵结束了五代十国时诸潘割据的战乱年代,社会暂时得到安定。造纸质量提高及活字版印刷术出现,更推进了文化昌明。就笺纸而论,宋代有澄心堂纸极佳,有碧云春树笺,龙凤笺、团花笺、金花笺……,都是宫中御用之笺纸相当华贵。?
元代制纸,有彩色粉笺、蜡笺、花笺、黄笺、罗纹笺皆出绍兴;有白篆纸、观音纸皆出江西。彩印诗笺,尚无所闻。惟有纸上绘金如意云者,为元朝大内明仁殿御用之品,可裁作诗笺。清朝曾有仿制,特于纸面左下角捺“乾隆年仿明仁殿”长方图章,亦系御用之物。皆非一般市上所售,后有复制者。回观上述文献资料,截至元代,雕版印刷彩笺尚无所闻。所以只有中国版画艺术发展到了明末黄金时代,才涌现出了诸如《萝轩变古笺》、《十竹斋笺谱》等高雅精绝的花笺,相继问世。?
五、明代的彩印笺谱?
明代是中国版画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当时无论是文学艺术、蒙学读物,还是医药气功、衣食生活以及文房四宝……几乎无不附以精雕之插图。以图为主的画谱、墨谱、神仙人物图传,更不必细说,而其中以彩色套版精印成册,雅趣高绝,专供士大夫“清玩”者,莫过于《萝轩变古笺》和《十竹斋笺谱》了。《萝轩变古笺》又名《萝轩笺谱》,明末萝轩辑,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吴发祥刊版于江宁(今江苏南京)。《萝轩变古笺》中的“拱花”版式,是版画史上一大创新。它是先将物象的轮廓用阴刻刀法刻在平面木板上,再将宣纸覆于版面上,上加薄毡,以木棍用力压或木槌轻敲,纸面就凸出了版上凹下的图象花纹,犹如今日官防钢印。所以颜继祖说:“若干曲折,却非依样葫芦。”明刻《萝轩笺谱》今已难得,1981年上海朵云轩有复刻本印行,可资参考。继《萝轩变古笺》后,有《十竹斋笺谱》刻成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十竹斋”命名与编印者胡曰从经历有关。胡原籍安徽休宁人,生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喜鉴藏文物。相传胡酷爱竹筠,尝于寓所种竹十余竿,读书雅玩古董于竹窗下。后在南京鸡鸣山侧开一古玩店,因而取名,“十竹斋”。胡曰从曾任南明王朝中书舍人,明亡不仕。《十竹斋笺谱》印成于南明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内容丰富,包括历史故事、诗词意画、山水人物、商周铜器、古陶汉玉等等。共分四卷,二百八十图。其中卷三,有以象征之物,以表古代成语故事;有以写实人物,画才德兼备,非流俗所能企及之高士。笺谱诸图,皆纤巧玲珑,印制极工,除“〓版”外,还以“拱花”凸版印压花瓣脉纹,鼎彝瓶花图案者。典雅清新,今难再现。《十竹斋笺谱》卷首有李于坚《笺谱小引》和李克恭《十竹斋笺谱序》。序文对笺谱的发展演变,〓版、拱花的雕版印制等,阐述较详。1940年郑振铎编《中国版画史》,分类编入其中。?
六、清代花笺之繁荣?
清初,战火未靖,社会反满统治中华的抗清连动不断。康熙帝亲政后,学习汉文化,诏命纂辑《钦定图书集成》……同时版画艺术遥接明末余绪,始渐繁荣,但多颂扬之作。而笺谱之制,却无多闻。乾隆(公元1736-1795年)时,始有单页印笺出现。此后,苏州、南京、上海、北京、安徽歙县皆有诗笺绘刻,其中大都是阳线刻版,淡色刷印于彩色或素纸上,也有少数以朱绿套版印制者。在内容方面,除传统的山水、花鸟、草虫、人物外,还有戏曲小说。诸如《西厢记》、《红楼梦》等具有情节的画笺刻印。显然是清中叶后,沿海城市工商业经济繁荣,花笺常被生意人取作信笺,用于书信往来了。古代诗笺原来是载乘文人诗咏,名士书札以至诏命等,本属文士雅玩之品,似与商贾以物论价,金钱往来无关。晚清工商业发展,开明人士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和国家腐朽现状影响,咏诗作词,不再是时代风尚了。诗笺的载体也由雅趋俗,面向社会现实发展。因此,需求者增多,内容也有新的变革。“戊戌变法”(公元1898年)后,上海商务印书馆、机器造纸局等,曾用机制笺纸,大量生产。为了争相获利,且不断推出新样,如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制的《西湖十景》、刘炳堂画的《太师》《百鹿》等写生动物。此外,更有值得注意的是以《世界八大英雄》(哥仑布、英国克林威尔、俄国大彼得、美国华盛顿、法国拿破仑、意大利加富尔、德国俾斯麦、日本西乡隆盛)为题材的笺纸出现。它打破过去中国版画史上刻印名贤志士,以教人尊重品德和仁恕之道的传统;提倡要学哥仑布探险,彼得大帝南扩,华盛顿自强独立,俾斯麦强权外交,西乡隆盛主张维新……世界上各样不同的时代人物。就这几张小小笺纸来看,它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之实况。这时的宣统已是封建社会末代皇帝。于此变革前夕,天津文美斋刊印了一部《百华诗笺谱》,图有:紫丁香、玉兰、菊花、万年青等草木花卉。作者张兆祥,号〓庵,天津人,善画花鸟,设色艳雅,备极工致。前有张祖翼序。序文作于光绪丙午(公元1906年),刻版印制于宣统三年(公元1911元)五月。继《百华笺谱》之后,文美斋集上海钱慧安、沈心海、杨伯润,南京王慎之,天津辛荫圃和陆炳文、黄花农等画家所作的人物、花卉、博古、山水等刻印成一部《文美斋笺谱》,后又以石印版印行了一部《七十二侯笺》(钱慧安作)。笺谱发展,至此暂告终止。?
七、关于《北平笺谱》?
公元1933年初,鲁迅先生收到郑振铎(西谛)君赠送的《中国文学史》三本后,于二月五日回信说:“去年冬季回北平,在琉璃厂得了一点笺纸,觉得画家与刻印之法,已比《文美斋笺谱》时代更佳,譬如陈师曾、齐白石所作诸笺,其刻印法已在日本木刻专家之上,但此事恐不久也将销沉了。因思倘有人自备佳纸,向各纸铺择尤(对于各派)各印数十至一百幅,纸为书叶形,彩色亦须更加浓厚,上加序目,订成一书,或先约同人,或成后售之好事,实不独为文房清玩,亦中国木刻史上之一大纪念耳。”其时,鲁迅与郑振铎一位在上海,一位在北平,只以书信往来,并将诗笺由邮寄还,不数月,《北平笺谱》问世。其中包括沈兼士题签;扉页书名“北平笺谱”题字由沈尹默书。最重要的是鲁迅先生一篇《北平笺谱》序,概述了中国版画发展史。?
鲁迅写此序文前,曾函告郑振铎:“我当做一点小引,但必短如兔尾巴……”并认为这是一部“新古董”,只印百部。鲁迅一面邀西谛在北平访笺收集,一方面自己在上海收集到数十种,认为“皆不及北平;杭州、广州,则曾托友搜过一通,亦不及北平,且劣于上海,有许多则即上海笺也,可笑,但此或因为搜集者外行所致,亦未可定。总之除上海外,而冀其能俨然成集,尽难矣。北平私人所用信笺,当有佳制,倘能亦作一集,甚所望也。”此文既反映了当时除北平外,上海、杭州、广州等地,尚有印版笺纸于市上出售,同时又可知北平还有私人印制的信笺。郑振铎于此期间,将收集工作写作一篇《访笺杂记》,鲁迅写信说:“《访笺杂记》是极有趣的故事,可以印入谱中。第二次印《笺谱》,如有人接办则为纸店开一利源,亦非无益。〓草创不易,一创成,别人亦可踵行也。”《北平笺谱》刊行后,鲁迅先生还想复刻明版《十竹斋笺谱》。一因“文,求老头子惜而不卖,他以为还可以得重价。”又因“我们的同胞,真也刻的慢,其悠悠然之态,固足令人佩服,然一生中也就做不了多少事”(以上引言均见《鲁迅书信集》197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越两年,鲁迅先生病逝于上海,鲁迅和郑振铎编印的《北平笺谱》,第一次出版了一百部,预约出售只四十部,其余六十部分送给有关的中外人士。这百部都有编号和鲁迅、西谛亲笔签名发行,十分珍贵。第二次刷印的百部均无鲁迅、西谛之签名。今天无论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刷印者,都已很难得到了。?
八、花笺掇英带泪痕?
《北平笺谱》印行不久,1937年日本帝国发动全面对华侵略战争。七月七日,北平沦陷,全国人民投入抗日救国战争,何暇再谈笺谱盛衰之事。待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房四宝,诗笺墨谱,被视为非劳动大众生活所需。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当时琉璃厂一带的私营南纸店、字画铺等,早在社会主义改造前,多已歇业,更无彩笺印制。四川成都春熙街文具店曾以夹江纸于1960年印制了一些《蜀笺》,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起,经过了“扫四旧”等“革命行动”,诗笺作者、收藏者,都被扣上了“牛鬼蛇神”的帽子,一并扫入了拉圾堆中;其时何止诗笺。所以1978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诗笺”和“笺谱”的条目了。好像中国年轻人和后代,不需要知道诗笺、笺谱为何物。可叹!?
收集彩笺,继《北平笺谱》之后,再编成一部笺谱,初无此愿,只是作为自己玩赏。因我年轻时,见到书摊上的笺纸印刻的内容,常与木刻年画相类。如:同泰义印的《西厢记》、凤荣室印的《晴雯撕扇》,澄心堂纸笺中的《麻姑献寿》《天官赐福》等等,遂感兴趣,不断收集,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已有数百幅之多。后来印制笺纸者日稀,由此更加珍视。十年浩劫期间,除损失少许外,大部分都埋藏起来,未敢“自我革命”销毁掉。随着历史发展,人们渐从盲目崇拜的迷信中解脱出来。祖国优秀传统的民族文化,获得了法律保护。近日,黑龙江美术出版社蒋悦先生访笺至敝庐,感《北平笺谱》印行后,时光已逾六十年,至今竟无一部新编古旧珍品笺谱问世。岂不恰中鲁迅先生所说:“意者文翰之术将更,则笺素之道随尽。”“此事恐不久也将销沉了。”怎不可惜!嘱笔者将旧藏各地印制的彩笺细选三百页,编成一部“彩笺掇英”,以博众赏。同时也是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五十周年,以表民间大众整理祖国文化遗产之成果。为不负此重托,今选就三百余帧,分作上下两集,内容为人物、仙佛、仕女、儿童、小说和风景、山水;花卉蔬果、鸟兽虫鱼、梅兰竹菊,拟古仿古,诸家名笺。其中多是知名画家之作。如恽寿平、李鳝、任薰、张熊、张兆祥、沙山春、钱慧安、任伯年、王素、陈慰之、墨禅、冷香、胡公寿、沈心海、刘炳堂、朱良材、赵之谦、杨伯润、戴伯和、李瑞清、齐白石、吴待秋、于非〓、溥心〓、马晋、张大千、吴南愚、徐燕〓、吴光宇、白云生、慧生……今皆已成古人了。印制这宗笺纸的店铺,除北京荣宝斋早已归为国营,尚在琉璃厂营业外,其他字号诸如清秘阁、宝晋斋、成兴斋、松古斋、澄心堂、彝宝斋等,早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就倒闭了。此外,还有清代浙江、江苏和安徽笺纸店的制品,如上海九华斋、戏鸿堂、松茂堂、商务印书馆、扬州晨风阁、南京同泰义、恒隆以及其它地方的松竹斋、桂林馆、文芸阁、佳莲、凤荣、合泰、松芸、尺木、文美斋……都已成为不复存在的老字号。至于这部笺谱的雕版印制,几乎概括了中国版画艺术的诸般技巧。既有单线木刻版印者,又有阴纹凹版拓本;既有五色套版刷印,又有多块〓版渲染。还有拱版晕色,压花无色以及锌版机制方法印就者。花样之多,不仅可供中国版画家、美术史家创作、研究参考,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印刷史、文化史家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明包汝《南中纪闻》也有一段关于三月初三日桃花的传说:“每年三月初三日,井水浮溢。那人携佳纸向水面拂过,辄做娇红色,鲜灼可爱。但止得十二纸。过岁闰则十三纸。此后遂绝无颜色矣。”
据说这是著名诗妓薛涛的发明。那种纸被称为“薛涛笺”,又叫“桃花笺”或者“红笺”,后来成为贡品;那井被称为“薛涛井”,蜀王府作亭于井上,栏杆围护,凡人不许逾越。时常想,当初薛涛漂纸之际,面容映在井里,也是“人面桃花相映红”吧?只可惜,彼时她已经辟地归隐,出家为道,再高洁的情怀再清艳的画面,也已经乏人欣赏了。
关于“晨风阁丛书(关于晨风阁丛书的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dazhoutv]投稿,不代表大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azhoutv.com/zlan/202507-576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大洲号的签约作者“dazhoutv”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晨风阁丛书(关于晨风阁丛书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晨风阁丛书(关于晨风阁丛书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文章不错《晨风阁丛书(关于晨风阁丛书的简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