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李光地简介 李光地是怎么死的

网上有关“历史上的李光地简介 李光地是怎么死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历史上的李光地简介 李光地是怎么死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李光地简介:

李光地(1642-1718年),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福建安溪(今福建泉州)人。清朝康熙年间大臣,理学名臣。

李光地死因:

康熙五十五年(1717年)五月,李光地因疝疾速发,卒于任所,享年77岁。皇帝派遣恒亲王允祺前往吊唁,赏赐千两金,谥号“文贞”。雍正初年,加赠太子太傅,祀贤良祠。

李光地墓在安溪县蓬莱镇新坂村柏叶林。墓原为石构,外观呈“风”字形,墓碑、石翁仲、石兽、华表、御制丰碑等均毁于1958年,石料被用于修渠。其后裔重修,恢复墓碑,草创墓型。1988年,安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扩展资料:

李光地这一生的官场生涯很是坎坷,在康熙二十一年,他的母亲想要回到自己的老家安度晚年,于是李光地就请假护送自己的母亲回老家,过了一年,家中就传开了母亲患病的消息,身为大孝子的他只好再次请假回家照顾母亲。

当他回到京城的时候,正是孝庄皇后的丧期,好多的官员都弹劾他,因为他的性格受到许多大臣的反感是非常正常的,他与那些大臣不一样,并且他也不愿意与他们同流合污。

本应该被降职的他又得到了皇帝的赦免,在那个时候,皇上还是很欣赏他的,但是随后的一件事情让皇上非常的不开心,因为李光地向皇上上奏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引起了皇上的不满,当即痛骂李光地,认为李光地在假冒道学,这样的人一定不能在翰林做榜样,所以当时就将李光地降职。

百度百科-李光地

李光地简介_李光地墓_李光地

康熙五十五年(1717年)五月,李光地因疝疾速发,卒于任所,享年77岁。皇帝派遣恒亲王允祺前往吊唁,赏赐千两金,谥号“文贞”。雍正初年,加赠太子太傅,祀贤良祠。

李光地墓在安溪县蓬莱镇新坂村柏叶林。墓原为石构,外观呈“风”字形,墓碑、石翁仲、石兽、华表、御制丰碑等均毁于1958年,石料被用于修渠。其后裔重修,恢复墓碑,草创墓型。1988年,安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扩展资料

李光地(1642年-1718年),字晋卿,号厚庵,又号榕村,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湖头镇人。清圣祖康熙九年(1670年)登进士第五名,官至直隶巡抚、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1681年李保荐施琅领军,结束明郑;为官期间,政绩显著,贡献巨大,康熙帝曾三次授予御匾,表彰其功。明末以来,战争频仍,民族矛盾尖锐,朝政腐败,水利失修,水患频繁。至康熙亲政,把“三藩”、河务和漕运列为首先办理的大事。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李光地

本名:李光地

字号:字晋卿号厚庵,又号榕村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福建泉州

出生时间:1642年

去世时间:1718年

主要作品:《历像要义》《四书解》《性理精义》《朱子全书》

主要成就:平定三藩之乱

官职:文渊阁大学士

谥号:文贞

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光地出生于福建安溪,自幼聪颖。十三岁时,全家遭遇山贼,后奋力脱险,归家后志于勤学。康熙三年(1664年),李光地乡试中举。康熙九年(1670年),庚戌科会试中成绩出众,高中二甲第二名进士,被选为庶常馆庶吉士。康熙十一年(1672年)九月,得授翰林院编修之职。康熙十二年(1673年),充任会试同考官。同年五月,请假南下福建省亲。

康熙十三年(1674年),靖南王耿精忠举兵造反,郑锦占据福建泉州。李光地与家人藏匿山谷间,郑锦和耿精忠派人招安,被李光地坚决拒绝。康熙十四年(1674年),李光地暗中书写密折,藏在蜡丸中,派人暗中送往京城,最后通过内阁学士富鸿基呈给皇帝。康熙皇帝看到密折后深为感动,嘉许李光地的忠诚,并下命兵部录其为领兵大臣。当时尚之信叛乱,率军占领赣州、南安,但未能进入福建。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自衢州攻克仙霞关,收复建宁、延平,耿精忠被迫请降。康亲王杰书

李光地担任直隶巡抚期间治理河务、兴修水利。当时京城地区常遭受水灾,漳河与滹沱河汇合后容易泛滥成灾,于是康熙命李光地疏通漳河故道,将河水引入运河,以遏制滹沱河的水势。李光地前往当地严格考察,上奏称霸州、永清、宛平、良乡、固安、高阳、献县等地因为疏浚新河,占用了民田一百三十九顷,请求豁免老百姓的赋税,得到皇帝批准。而通州等六州县按规定设置红剥船六百艘,转运南来的漕粮,每艘船给供养田若干,遇到水旱灾荒按例也不能免除租赋,李光地又上奏请依照民田的制度予以免除。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皇帝御驾亲临子牙河视察治河工程,令李光地在献县东西两岸修筑长堤,西堤连接大城,东堤连接静海,长约二百余里。又在静海的广福楼、焦家口开辟新河道,引水入湖。从此下流更加畅通无阻,再也没有水患之灾。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皇帝褒扬了李光地的治河之功,将其提拔为吏部尚书。

李光地生平著作丰富,主要有《周易通论》四卷、《

康熙帝:“李光地谨慎清勤,始终一节,学问渊博。朕知之最真,知朕亦无过光地者。”

雍正帝:“一代完人。”

全祖望:“其初年则卖友,中年则夺情,暮年则居然以外妇之子来归。”(《鲒琦亭集》)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光地之学,源于朱子,而能心知其意,得所变通,故不拘墟于门户之见。其诂经兼取汉唐之说,其讲学亦酌采陆王之义,而于其是非得失,毫厘千里之介,则辨之甚明,往往一语而决疑似。”

《清代名人传略》:李光地在其政治活动中,清廉勤政,公忠体国,秉持大义,不拘小节。早年他积极配合清廷平定福建耿精忠、郑经之兵乱,力主收复台湾维护国家统一。中年他用治理畿辅政务,注重关心民众疾苦,大力兴修河道水利,提倡发展社会生产。晚年他竭诚辅佐康熙帝治国,极力迎合清廷的思想文化政策,曾奉敕编纂了《性理精义》、《朱子全书》、《周易折中》等彰扬程朱理学之书,经康熙帝审定以御纂、御定名义颁行于学宫,对于当时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传康熙年间,宁波会馆和福建会馆在上海为建馆之事争执厉害,谁也无法平息纠纷。恰遇宰相李光地到上海,福建会馆的文人学士暗自欢喜:宰相李光地正是福建泉州府安溪人。论亲说故,福建人有了靠山。然而宰相李光地对乡亲往来既不冷也不热,谈到会馆纠纷之事,却说:“地是别人的,争什么呢?"福建文人听后颇多不满。而宁波会馆的文人得知李光地是福建人,赶忙派人去见宰相,礼数频频,称是误会。李光地则客客气气地表示:“吴越比邻,地近你们,望多照顾。”这样一来,福建会馆的人既不敢争,宁波会馆的人也不敢阻挠,一场纠纷就此平息。

叔父

李日煌

弟弟

李光坡:性格非常孝顺李光地简介,在家不出仕,潜心经史学问。

李光垤

李光垠

儿子

李锺伦:举人,致力钻研经史性理,乃及诸子百家。尤其精通周官、礼记,称之为自己的“家学”。

李天宠(养子):进士,官居翰林编修,有志向,致力经学,与弟弟李锺侨、李锺旺均以穷经讲学为业。

李锺侨:进士,官居翰林编修,督学江西,后被降职为国子监丞。

李锺旺:举人,官居中书,任性理精义纂修官。

李光地墓在安溪县蓬莱镇新坂村柏叶林。墓原为石构,外观呈“风”字形,墓碑、石翁仲、石兽、华表、御制丰碑等均毁于1958年,石料被用于修渠。其后裔重修,恢复墓碑,草创墓型。1988年,安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光地故居位于湖头镇中山街,由明初李氏先祖李森建。经清初扩建重修,前后三进,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被称为“大宗祠堂”,乃湖头李氏祀先祖、明宗规、行族事的所在地,春秋两祭,祭祀规模盛大。庙内尚保留有明英宗皇帝敕文。第二进大厅厅前悬挂“夹辅高风”匾额,为康熙皇帝表彰李光地所赐,厅中高悬“急公尚义”匾额。第三进厅堂前横挂“鸣臬闻天”匾额,为正统年间宰相叶向高题赠。厅堂后侧悬挂“保世滋大”匾额,疑为李光地所题。庙并有许多金碧辉煌的柱联,有较高的文物价值。1988年,李氏家庙经海外族亲李氏昆仲献资修复李光地简介,焕然一新。

关于“历史上的李光地简介 李光地是怎么死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dazhoutv]投稿,不代表大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azhoutv.com/zlan/202507-4918.html

(3)
dazhoutv的头像dazhoutv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dazhoutv的头像
    dazhoutv 2025年07月18日

    我是大洲号的签约作者“dazhoutv”

  • dazhoutv
    dazhoutv 2025年07月18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历史上的李光地简介 李光地是怎么死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历史上的李光地简介 李光地是怎么死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

  • dazhoutv
    用户071804 2025年07月18日

    文章不错《历史上的李光地简介 李光地是怎么死的》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