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晏子使楚的历史故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晏子使楚的历史故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小洞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洞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洞进去。"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
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没有人可派吗?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回答说:"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七千五百户人家,人们一起张开袖子,天就阴暗下来;一起挥洒汗水,就会汇成大雨;街上行人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脚后跟,怎么能说没有人才呢?"楚王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会派你当使臣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贤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贤能的国王那里去,不肖的人被派遣出使到不肖的国王那里去。我晏婴是最不肖的人,所以只好出使到楚国来了。"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消息,便对侍臣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正要来,我想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在他来到的时候,请让我们捆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这人是干什么的?"我们就回答说:"是齐国人。"大王又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就回答说:"犯了偷盗的罪。"
晏子到了,楚王赏赐晏子喝酒。当酒喝到尽兴的时候,两个差吏绑着一个人来见楚王。楚王说:"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差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盗的罪。"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都爱偷盗吗?"晏子离开座位郑重地回答说:"我听说,橘子树长在淮河以南结出的果实就是甘橘,长在淮河以北结出的果实就是酸枳,(橘和枳)仅仅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是水土不同。现在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盗,来到楚国就偷盗,莫不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喜欢偷盗?"楚王听了苦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智慧评点
外交无小事,尤其在牵涉到国格的时候,更是丝毫不可侵犯。晏子以"针尖对麦芒"的方式,维持了国格,也维护了个人尊严。晏婴是名机智的人。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晏子春秋》中记录了不少有关于晏子的轶闻逸事。
原文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贤主,不肖者使不肖主。婴最不肖?室耸钩?樱 ?
注释
使——出使,被派遣前往别国。后面的两个使字,一个作名词即使者,一个作动词即委派。
短——长短,这里是人的身材矮小的意思。
延——作动词用,就是请的意思。
傧者——傧,音宾。傧者,就是专门办理迎接招待宾客的人。
临淄——淄,音资。临淄,地名,古代齐国的都城,在现今山东省。
闾——音驴,古代的社会组织单位,二十五户人家编为一闾。三百闾,表示人口众多。
袂——音妹,就是衣裳的袖子。
踵——音种,就是人的脚后跟。
命——命令,这里是委任、派遣的意思。
主——主张,这里是规矩、章程的意思。后面的主字,是指主人、国君。
不肖——就是不贤,没有德才的人。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注意:这里上下分两部分,上面是第一次使楚,下面是第二次,别混了~~
晏子
(公元前-500年)
简介
晏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晏子。山东高密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博闻强识,善于辞令,主张以礼治国,曾力谏齐景公轻赋省刑,汉代刘向《晏子春秋》叙录,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并论。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辅政长达40余年。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逝。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现存晏婴墓在山东淄博齐都镇永顺村东南约350米。
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
生平
晏婴,又称晏子,字仲,谥平,春秋时齐国夷维(山东高密)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500年。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世,是继管仲之后,齐国的名相,也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春秋时期,诸侯并起,风云变幻。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辩,勇义笃礼。他内辅国政,屡谏齐王,竭心尽力拯救内忧外患的齐国。在对外斗争中,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诸葛亮曾在他的《梁甫吟》中赞道:“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理。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司马迁更是对晏婴敬佩仰慕有加,他在《史记·管晏列传》中感慨地说道:“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祈慕焉。”
吊庄公 大智且大勇
晏婴继父任为卿(执政的高级长官)时,已是齐灵公末年。当时的齐国早已不是管仲为相时的齐桓公时代,中原霸主的地位早已易位,国势也日渐衰微。偏偏这齐灵公又昏庸怪僻,懦弱无能,还穷兵黩武,屡犯鲁境,弄得国弱兵疲,百姓怨声载道。尽管晏婴屡进忠言,却很少被齐灵公采纳。周灵王十七年(公元前555年)十月,晋国率领诸侯的军队攻打齐国。齐灵公率兵在平阴(齐地,今山东平阴县东北)抵抗,结果兵败逃亡,第二年就死了。齐灵公死后,齐庄公继位。这齐庄公也是个昏君,他只知崇尚勇力,而不顾道义。他在国内设置了“勇士”爵位,还重用殖绰、郭最等勇士,用以鼓励人们的尚武精神。这样一来,就使得一些流氓无赖、地痞恶霸在朝廷内外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弄得家家关门,人人自危。身为相国的晏婴眼看着齐国风气日下,朝野上下怨声载道,心急如焚。他曾多次劝说齐庄公要用勇力来实行礼义,不要靠威强立身,本暴力行事。然而齐庄公就是听不进去。他见齐庄公不是一个从谏如流的人,便辗转反侧,忧心忡忡。
其实,齐庄公即位后首先考虑的,就是怎样对外用兵,建立武功,以提高自己的威望,巩固自己的地位。因此,他对晏婴的劝导,不但不听,反而渐生嫌烦之意。周灵王二十年(公元前552年),齐庄公不听晏婴劝阻,执意收留了晋国的下卿栾盈,还暗中将栾盈及其党徒送入曲沃(河南陕县南曲沃镇)组织叛乱,并乘机攻打晋国。其后不久,又视晏婴的劝阻于不顾,仍然一意孤行,兴兵伐鲁,终于激怒了晋国。晏婴无奈,只好将家中贵重物品上充国库,其余尽散周围百姓,携带妻儿老小到东海之滨的一个小村,一边打鱼和耕田以维持生活,一边密切关注着事态的变化。
周灵王二十四年(公元前548年)五月,当晋国联合众诸侯意欲大举伐齐的时候,齐国朝野上下惊慌万状。正巧在这时,齐庄公和大贵族崔杼的夫人棠姜私通的事,被崔杼知道了。于是,崔杼决定乘机杀死庄公以向晋国解说。这天,齐庄公大摆酒席,招待前来进贡的莒国国君黎比公,叫大臣们前来坐陪。崔杼称病未去;齐庄公不但未加责怪,反而暗自欢喜,他又能去会见棠姜了。席罢人散,齐庄公以探病为由去崔杼家与棠姜私会,旋即被预先埋伏在宅中的勇土射杀,丢了性命。晏婴听说齐庄公被崔杼所杀,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带着随从前往齐都去吊唁庄公。晏婴来到崔杼家门前,他身边的下人担心地问他:“您将为国君而死吗?”晏婴说:“难道是我一个人的国君,我应该为他而死?”手下人又说:“那么我们何不逃跑呢?”晏婴说:“难道国君的死是我的罪过,我要逃跑?”“那么我们还是回去吧?”晏婴说:“国君都死了,我回到哪里去呢?作为万民之主,难道只是为了利用他的地位来高跨于百姓之上?应当主持国政,作为君主的臣下,难道只是为了获取俸禄?应当保卫国家!所以君主为国家而死,那么臣下就应该为他而死;君主为国家而逃亡,臣下就应该跟他逃亡。如果君主只是为自己的私欲而死,为个人的事情而逃亡,不是他宠爱的人,谁敢承担责任,为他而死,为他而逃亡呢?可是我现在又能回到哪里去呢?”说罢,晏婴径自闯进崔家,脱掉帽子,捶胸顿足,不顾一切地扑在齐庄公的尸体上,号啕大哭了一场,然后起身离去;崔杼的左右欲杀掉晏婴,崔杼对晏婴也早已恨之人骨,但转念一想,对身边的人说:“他是百姓所仰望的人,杀了他,我就会失去民心。”
崔杼杀死齐庄公后;便和另一个大贵族庆封一起,立齐庄公的异母兄弟杵臼为国君,这就是齐景公。为了巩固权势;树立威信,他把满朝文武大臣都驱赶到太公庙上,派上千名兵马内外把守,逼迫大家宣誓忠于并服从他。稍有违迕,即被处死。已经杀了七个人,气氛十分恐怖。
轮到晏子了。大家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晏子。只见晏子从容地端起滴过血的酒杯;义愤填膺地对天悲叹道:“可恨!崔抒无道弑君王。凡为虎作伥、助纣为虐者均不得好死!”说罢,便一饮而尽,怒目而向崔杼等人。崔杼恼羞成怒,恶狠狠地用剑顶着晏婴的胸膛,要他重新发誓。晏婴毫不畏惧,厉声回答:“不管你是用刀砍头,还是用剑穿胸,我晏婴决不屈服!”崔杼怒火中烧,眼看就要下手。这时,身边的一个心腹悄艄地对他说:“千万使不得!您杀庄公,是因为他无道,国人反应不大,您如果杀了晏婴,那可就麻烦了。”崔杼无可奈何,怒视着晏婴离去。
治东阿 匡正扶君德
齐景公即位之初,对晏婴并未重用,只是让他去治理东阿(山东阿城镇)。晏婴一去就是三年,这期间齐景公陆续听到了许多关于晏婴的坏话,因此很不高兴,便把晏婴召来责问,并要罢他的官。晏婴谢罪说;“臣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请再给臣一次机会,让我重新治理东阿,三年后臣保证让您听到赞誉的话。”齐景公同意了。三年后,齐景公果然听到有许多人在说晏婴的好话。景公大悦,决定召见晏婴,重重赏赐他。谁知晏婴却推辞不受,景公好生奇怪,细问其故。晏婴便把两次治理东阿的真相说了出来。
他说:“臣三年前治理东阿,尽心竭力,秉公办事,得罪了许多人。臣修桥筑路,努力为百姓多做好事,结果遭到了那些平日里欺压百姓的富绅们的反对;臣判狱断案,不畏豪强,依法办事,又遭到了豪强劣绅的反对;臣表彰和荐举那些节俭、勤劳、孝敬师长和友爱兄弟的人,而惩罚那些懒惰的人,那些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之徒自然对我恨之入骨;臣处理外事,送往迎来,即使是朝廷派来的贵官,臣也一定循章办事,决不违礼逢迎,于是又遭到了贵官的反对。甚至臣左右的人向我提出不合法的要求,也会遭到臣的拒绝,这自然也会引起他们的不满。这样一来,这些反对臣的人一齐散布我的谣言,大王听后自然对臣不满意。而后三年,臣便反其道而行之,那些原来说臣坏话的人,自然开始夸奖臣了。臣以为,前三年治理东阿,大王本应奖励臣,反而要惩罚臣;后三年大王应惩罚臣,结果却要奖励臣,所以臣实在不敢接受。”
齐景公听完晏婴这一番话;才知道晏婴的确是个贤才,而深悔自己以前听信了谗言,错怪了晏婴。于是,齐景公将国政委以晏婴,让他辅佐自己治理齐国。
有一次,齐景公召来晏婴请教如何兴国安邦。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光复先君(指齐桓公)的伟业,重振雄风,晏婴沉吟片刻,说道:“臣陪大王微服察访一下民情,回来后再议兴国大计,如何?”这齐景公本来就轻国事而重享乐,好高骛远,华而不实。见晏婴要陪自己微服私访觉得很新鲜,便同意了。君臣二人来到京都临淄的一个闹市,走近了一家鞋店。鞋店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鞋子,品种齐全,但却很少有人问津,生意清淡。景公有些不解,却见不少人都在买假脚。景公吃惊地问店主,店主神色凄然地说:“当今国君滥施酷刑,动辄处人以刖刑,很多人被砍去了脚,不买假脚如何生产和生活呢?”景公听罢,心中很不是滋味。回宫的路上,晏婴见景公闷闷不乐,,知道刚才看到的那一幕对景公刺激不小。于是说道:“先君桓公之所以建树了丰功伟业,是因为他爱恤百姓,廉洁奉公,不为满足欲望而多征赋税,不为修建宫室而乱役百姓;选贤任能,国风清正。君臣戮力同心,才取得了雄视天下的地位。如今大王亲小人,远贤良,百姓…”还未等晏婴讲完,景公打断了晏婴的话,说道:“相国不必说了,寡人已经明白了。寡人也要效法先君,光大宗祠社稷。”
又有一次,晏婴和景公及群臣到故纪国的纪地游览,手下人无意中捡到了一个精美的金壶,送给景公。那金壶的里边还刻着“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八个大字。景公看了看,故作聪明地解释道:“吃鱼不吃另一面,是因为讨厌鱼的腥味;骑马不骑劣马,是嫌它不能跑远路。”众人无不随声附和,赞叹景公理解深刻。晏婴在一旁默然良久后说道:“臣觉得这八个字里面包含的是治国的道理。‘食鱼无反’是告诫国君不要过分压榨百姓;‘勿乘驽马’是告诫国君不要重用那些无德无才的人。”景公有些不服,反问道:“纪国既然有这么好的名言,为什么还亡国了呢?”晏子答道:“臣听说,君子们的主张应该高悬于门上,牢记不忘。纪国却把名言放在壶里,不能经常看见,并且对照去做,能不亡国吗?”景公若有所悟;频频点头。并对随从的大臣们说:“大家要记住金壶里的格言。”
《汉书》研读第269:景十三王传(三)
从熊绎被周成王封在楚地(约公元前1040年),到王翦灭楚(公元前223年)。有800多年。
楚国(前1115年—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
楚国在周文、武之世开始崛起,奄有江汉,史称“大启群蛮”。前704年,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楚成王时,楚国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显强盛。
楚庄王时,任用虞邱子、孙叔敖等贤臣,问鼎中原、邲之战大败晋国而称霸,开创春秋时期楚国最鼎盛的时代。
进入战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兵强马壮,初露称雄之势。 楚宣王、楚威王时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楚国至此进入了最鼎盛时期。
楚怀王时期灭越国,但因为怀王用人不当以及秦相张仪欺诈导致国势渐衰。前223年,秦军攻破楚都寿春,楚国灭亡。
扩展资料:
一、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
楚庄王熊旅(?—公元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元年(前613年)到楚庄王二十三年(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楚穆王十二年(前613年),穆王去世,庄王熊旅即位,庄王即位时年龄尚不足20岁,国内矛盾重重,爆发了公子燮与公子仪的叛乱。在复杂的形势下,他采取了以静观动、以感辩奸的对策,表现出沉湎于声色犬马、不问政事的状况。
三年后,他对楚国的政局和各类人物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他重用了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攻灭了前来进犯的庸国,使楚国的势力向西北扩展,任用孙叔敖为令尹,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充实国力。
楚国在北林打败晋国军队后,郑国开始听命于楚国。为了争当霸主,楚晋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战争,双方互有胜负,楚国在楚庄王十七年(前597年)的邲之战中大获全胜。
使楚国的声威大振,国势日强,而晋国在中小国中威信下降,失去了支配他们的能力。不久,楚庄王灭掉了萧国,又连续三年攻伐宋国,迫使宋国向楚求和。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实现了自己称霸的愿望。
楚庄王二十三年(前591年),楚庄王去世,谥号庄,葬于纪山。后世对其多给予较高评价,有关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鸣惊人”等也成为固定的成语,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二、楚国灭亡:
楚怀王十七年(前312年),楚、秦间的大战全面展开,秦大胜,斩首八万。又攻楚之汉中,取地六百里,仿楚制,亦设置汉中郡。
楚怀王十八年(前311年),秦又攻楚,攻取了召陵,楚国无力还击。楚怀王三十年(前299年),楚怀王被秦昭襄王骗去秦国,客死咸阳,楚国国势迅速衰弱。
楚顷襄王时代,秦国多次伐楚,拔西陵、巫、黔中等地,于公元前278年攻入楚都郢城,烧毁夷陵,屈原闻讯投河自尽。楚顷襄王迁都于陈(今河南省淮阳县),聚集了东境的十多万兵力,成功收复之前被攻陷的十五座城池,以此来抵御秦国。
前263年,楚考烈王继位,任用春申君为令尹,春申君派兵助赵国解邯郸之围,又领兵灭鲁国,楚国一度复兴。
但前241年,春申君组织东方国家最后一次合纵,但被秦军所败,楚考烈王怕秦国报复,再次迁都至更东面的寿春。前238年,楚考烈王死后,春申君门客李园发动政变杀害春申君,楚国国力更加一蹶不振。
秦王政亲政后,知楚将项燕擅战,先遣李信为将,领二十万兵马,欲灭楚,败,被入两壁,杀七都尉。再遣老将王翦,统秦师六十万,相持一年,前223年,大败楚军,俘虏楚君负。项燕扶持的熊启也很快被俘杀,楚国灭亡。
百度百科-楚国
百度百科-楚庄王
赵敬肃王刘彭祖(公元前166年~公元前92年),在公元前155年被封为广川王。赵王刘遂造反被平定四年后,刘彭祖改封为赵王。刘彭祖为人善于花言巧语,心机很深,表面上谦恭和蔼,实际心藏奸诈。他喜欢钻法律的空子,经常用诡计诬陷别人。刘彭祖有很多内宠姬妾和子孙。到他封国就任的国相和两千石以上官员,如果想奉行汉法治理国家的,经常被刘彭祖设计谋害。
每当国相和两千石以上官员到来后,刘彭祖都要化妆成普通百姓,亲自前往迎接,事先派人仔细打扫官员所住的房舍,故意在房舍中设置很多违禁物品,然后派人随时记录官员反应。如果官员有失行失言,犯了朝廷忌讳,立刻准备上书告发。两千石以上的官员想要依法治理的,他就用这些证据来强迫其服从;如果不肯服从,马上上书告发,诬陷官员违禁和追逐名利。
刘彭祖在位五十多年,朝廷派去任职的国相和两千石以上官员,没有一人能够任满两年的,重的被判罪处死,轻的被判刑,所以朝廷派来的官员都委曲求全,对刘彭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刘彭祖擅自用权,派出使者到各县和商人勾结做买卖,其收入远远高于应享受的封国租税。刘彭祖家中十分有钱,他经常赏赐姬妾和儿子们,钱很快就被消耗光了。刘彭祖不喜欢修建宫室,也不迷信鬼神,他更喜欢做属吏所干的活。他上书皇帝,自愿清除封国中的盗贼,经常在夜间率领军兵巡视都城邯郸。使者和过客知道刘彭祖阴险多端,没有几个人敢居留在邯郸。
刘彭祖的太子刘丹和自己的女儿及同胞姐姐有奸情。刘丹平时和他的门客江充不和,江充告发刘丹*乱,还派人杀人抢劫,所做的坏事太多。
汉武帝派遣使者调动吏卒逮捕刘丹,收押到魏郡监狱中,应当治罪处死。刘彭祖上书为刘丹申冤,愿意跟随封国中的勇敢之士进攻匈奴,以便为刘丹赎罪,汉武帝没有答应。很久之后,汉武帝竟然赦免放出了刘丹。后来刘彭祖到长安朝拜,通过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和隆虑公主说情,请求再次封刘丹为太子,汉武帝没有答应。
刘彭祖还娶了原江都易王的宠姬,就是刘建偷着在守丧房舍中和其发生奸情的那位淖姬。她很受刘彭祖宠爱,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叫做淖子。刘彭祖在公元前92年去世,谥号为敬肃王,这个谥号真让人笑掉大牙。
刘彭祖去世后,淖姬的哥哥是汉武帝身边的宦官。汉武帝召他询问:“淖子怎么样?”宦官回答说:“他为人贪得无厌。”汉武帝说:“太多欲望不应当作为百姓的国君。”汉武帝再问武始侯刘昌的情况,宦官回答说:“他没有错误也没有赞誉。”汉武帝说:“这样的人可以。”
汉武帝派遣使者封刘昌为王,他就是顷王。刘昌在位十九年去世,他的儿子怀王刘尊继位。刘尊在位五年去世,他没有子嗣,王位断绝了两年。汉宣帝封刘尊的弟弟刘高为王,他就是哀王。刘高在位几个月后去世,他的儿子恭王刘充继位。刘充在位五十六年去世,他的儿子刘隐继位,在王莽时期王位断绝。
当初时,汉武帝因为亲近至亲的缘故,封刘彭祖的小儿子刘偃为平干王,他就是顷王。刘偃在位十一年去世,他的儿子穆王刘元继位,刘元在位二十五年去世。大鸿胪禹奏报说:“刘元以前用刀残杀奴婢,他的儿子杀害谒者,这事被刺史举报,罪行明白无误。刘元在病中下令,强令能做乐的奴婢殉葬,被胁迫自杀的一共十六人,属于暴虐不道。所以根据《春秋》中的大义,被诛杀的国君之子不应当继位。刘元虽然没有被诛杀,但也不应当继承王位。”汉武帝准奏,封国随后被废除。
中山靖王刘胜(?~公元前113年),在公元前154年被封为中山王。汉武帝刚刚继位,大臣鉴于吴、楚七国的事情,议论者大多为晁错的政策申辩鸣冤,都认为诸侯连城数十座,势力太过强大,想要逐步削夺侵蚀诸侯国,多次上书揭露他们的过失。诸侯王则自认为是皇帝的骨肉至亲,先帝之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这是为使汉室宗族像磐石一样牢固。现在有的国君本来无罪,却被臣下侵辱,有关部门吹毛求疵,拷问诸侯王的手下大臣,指使其指证揭发国君,冤情大多是这样造成的。
公元前138年,代王刘登、长沙王刘发、中山王刘胜、济川王刘明到长安朝拜,汉武帝命人摆设酒宴,刘胜听到乐声后哭泣。汉武帝询问其中缘故,刘胜回答说:
臣听说过悲痛中不能再过度流泪,悲思中不能再过分叹息。所以高渐离在易水之上击筑,荆轲听到后低头不食;雍门子开始微吟,孟尝君听后喟然叹气。现今臣心中郁结日久,每次听到微妙悠扬的乐声,就不自主地抑制不住涕泪横流。
众人一起吹气能使山移动,聚集成群的蚊子声响如同闷雷,结成的朋党可以抓捕老虎,十名男子一起用力能弄弯铁锥。周文王被囚禁在羑里,孔子受困在陈、蔡,这都是众人成风,积累生害。臣远离京师又是孤单一身,从不敢沽名钓誉,却害怕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丛轻折轴,羽落肉飞,纷惊蓬罗,所以凄然流泪。
臣听说日出照耀,幽暗隐藏处都能照到;明月耀夜,蚊蝇也能看见。但是如果云蒸列布,天昏地暗,尘埃布满,就会昏暗看不到泰山。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有事物在其中遮蔽。现在臣处境封闭听不到消息,谗言之徒蜂拥而生,尤其是臣那里道路遥远,更没有人让臣知道,臣私下里感觉自悲。
臣听说社鼷不灌,屋鼠不熏,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它们所依托地方的缘故。臣虽然浅薄,却蒙陛下肺腑相待;臣虽然位置卑下,却有幸成为朝廷东藩,还能称陛下为兄。现在群臣中没有疏远的亲戚,我就是鸿毛样的份量,群居党议,朋友相为,会使宗室抛弃,骨肉冰消,这就是伯奇之所以流离失所,比干之所以身首分离的原因。《诗经》中说:“我心忧伤,惄(音nì,逆)焉如捣;假寐永叹,唯忧用老;心之忧矣,疢(音chèn,趁)如疾首。”(“我心中忧伤,就像棒槌来捣;和衣而卧长声叹息,忧伤让我更快变老;心中苦闷难言,好像头痛发烧。”)这些话说的就是微臣啊。
刘胜把官吏侵犯诸侯的事全部上奏汉武帝,汉武帝给诸侯以厚礼,减少有关部门奏报诸侯的事情,增加亲近亲戚的恩情。后来改用主父偃的计谋,让诸侯以私恩把封地再分给自己的子弟,由汉朝为他们制定封号,后来都归属了汉朝郡县。朝廷对诸侯加以厚恩,诸侯封地逐渐分散削弱变小。
刘胜喜欢饮酒和女色,他的子孙有一百二十多人。他经常和同胞哥哥刘彭祖相互指责,他说:“兄长为王,专门代替属吏做事。做王的人就应该尽情享受音乐声色。”刘彭祖当然也不服气,他说道:“中山王日夜*乐,从不帮助皇帝治理安抚其治下的百姓,算得上个什么藩臣!”
刘胜在位四十二年去世,他的儿子哀王刘昌继位。刘昌在位一年去世,他的儿子刘昆侈继位。刘昆侈在位二十一年去世,他的儿子顷王刘辅继位。刘辅在位四年去世,他的儿子宪王刘福继位。刘福在位十七年去世,他的儿子怀王刘循继位。刘循在位十五去世,他没有子嗣,王位断绝四十五年。到了汉成帝鸿嘉二年,再次封刘福弟弟的孙子、利乡侯的儿子刘云客为王,他就是广德夷王。刘云客在位两年去世,他没有子嗣,王位断绝十四年。汉哀帝再次封刘云客的弟弟刘广汉为广平王。刘广汉去世后,没有子嗣。汉平帝元始二年,再次封广川惠王刘越的曾孙刘伦为广德王,以供奉刘胜的祭祀,在王莽时期王位断绝。
黄其军
作于2021年10月16日(古历辛丑年九月十一)
景十三王传(二)
景十三王传(一)
窦田灌韩传(七)
窦田灌韩传(六)
窦田灌韩传(五)
关于“晏子使楚的历史故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dazhoutv]投稿,不代表大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azhoutv.com/ylzx/202507-724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大洲号的签约作者“dazhoutv”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晏子使楚的历史故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晏子使楚的历史故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楚王知道晏子身...
文章不错《晏子使楚的历史故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