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在华佗临床各症验方中关于月经不调的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在华佗临床各症验方中关于月经不调的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加味四物汤原料生地、川芎各10g,白芍12g,当归、香附各15g,茯神18g,甘草8g。
制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主治养血调经。主治月经不调。
验效用本方随症加减治疗月经不调180例。月经先期血热加黄芩、栀子、续断、地榆;月经后期血寒者加黄芪、干姜、艾叶、丹参;月经量少血滞者加延胡索、青皮、泽兰叶;经量多气虚者加黄芪、白术、酸枣仁、远志。结果:痊愈174例,好转5例,无效1例。
加味当归补血汤原料生黄芪30一60g,当归9g,生地榆15—30g,黄芩炭9g,甘草3g。
制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于月经来潮时服用。
主治益气固摄,凉血止血。主治月经过多症。
验效以本方随症加减治疗月经过多症42例。经色深,脉滑数,加山栀6g,生地15g;口苦咽干,脉弦数,黄芪量减为15g,加柴胡10g,夏枯草15g;挟瘀加三七3g;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者加黄柏6g,生地12g,旱莲草15g。结果:治愈31例,好转7例,无效4例。
复方宫血安冲剂原料党参15g,炙黄芪12g,续断15g,白芍10g,山楂8g,乌梅8g,女贞子10g,早莲草8g,甘草5g。
制法上药制成冲剂,120g为1包,口服,1次1包,每日3次,经前5天开始服药,5天为1疗程。
主治益气补肾,调经止血。主治月经过多症。
验效治疗月经过多43例,年龄20—50岁。结果:经期恢复正常,其他症状消失,停药3个周期未复发为临床痊愈,共4例;经量比治疗前减少1/3或少于100ml,经期比治疗前缩短,其他症状消失或减轻,共17例;无效2例。
安冲汤原料黄芪、白术、生地、煅龙骨、煅牡蛎30g,白芍、茜草各15g,海螵蛸、川断各20g。
制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3个月为1疗程。
主治益气固冲,收敛止血,主治月经过多,过期不止,或不时漏下。
验效以本方加减治疗34例。肾阳虚减生地加附子10g,棕榈炭15g,五倍子0.5g;肝郁血热减黄芪、白术,加丹皮、炒黄芩各15g;肝郁气滞加柴胡15g,香附、延胡索各10g。结果:症状消失,月经周期恢复正常者21例;阴道流血明显减少者12例;无效者1例。
归脾汤加减方原料党参15g,白术、甘草、茯苓、酸枣仁、龙眼肉各10g,黄芪、仙鹤草各30g,熟地黄、血见愁各20g。
制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病情好转后改隔日1剂。
主治补益心脾,益气止血。主治妇女月经超前,量多或淋漓不尽者。
验效以本方为基本方随症加减,治疗中年月经量多46例。肝郁加柴胡、香附各5g;肾虚加菟丝子10g,续断15g,桑寄生30g;血热去熟地黄,加生地黄25g,地骨皮、地榆各10g;血瘀加桃仁、丹皮、当归各10g,丹参30g。结果:痊愈31例(67.5%),显效6例(13%),好转5例(10.8%),无效4例(8.7%)。本组病例最少服药5剂,最多服药35剂,大多服药10~20剂。
养阴调经汤原料生地、熟地各20g,枸杞、白芍、玄参各15g,丹参10g。
制法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1个月为1疗程,一般1~3个疗程。
主治养阴调经。主治阴虚型月经不调病。
验效以本方为基本方,随症加减治疗阴虚型月经不调病142例,年龄14~55岁,已婚129例,未婚13例,病程6个月至15年。其中阴虚内热者64例,阴虚郁热者48例,阴虚阳亢者30例。内热甚者加地骨皮、知母;阳亢者加钩藤、生石决明;郁热重者加川楝子、玫瑰花;月经量多者加女贞子、旱莲草。结果;痊愈78例,好转5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92.2%。
调经三联方原料(1)经前方:当归12g,炒白芍、柴胡各15g,醋炒香附、泽兰叶、桃仁、青陈皮各10g,红花、山栀、甘草各6g。
(2)经期方:当归12g,川芎、桃仁各10g,红花、炮姜各6g,益母草15g,甘草6g。
(3)经后方:熟地、白芍各15g,当归、茯苓、太子参各12g,黄芪25g,白术、女贞子各10g,甘草6g。
制法上述三方分别于经前、经期及经后服用。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服用剂数视病情而定。
主治处方(1)养血活血,疏肝调经;处方(2)温经调血;处方(3)益气养血。主治月经不调。
验效治疗月经不调病60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42岁。结果:服三联方9剂而愈,经水按期而至,行经无不适,1年后随访,月经正常者共21例(35%);服药15剂后经水基本按时而至,行经无不适,1年后随访经水正常者32例,总有效率为88.3%。
圣愈汤加味方原料党参20—30g,黄芪30~50g,自芍、茜草炭各15g,炒当归6~10g,川芎3~6g,熟地、仙鹤草、乌贼骨各15~30g,阿胶15~20g(烊化),甘草6g。
制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主治益气养血,收敛固摄。主治妇女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气血不足者。
验效治疗36例,其中20岁以下3例,20~45岁30例,46岁以上3例。如血热重者可选加生地黄、黄芩、栀子;血瘀重者可选加益母草、熟大黄;食欲不振选加砂仁、陈皮、白豆蔻。结果:出血得到控制,青春期、育龄期患者月经周期规律,经期、经量正常,更年期患者经期、经量基本正常,其他临床症状消失者为治愈,共27例;出血控制后,常因劳累等诱因复发者为好转,共7例;服药12剂后,出血及其他症状无明显好转者为无效,共2例;总有效率94.4%。
月经提前吃啥中成药?大家都知道,月经提前是会对月经产生一定的作用的,具体怎么调理好月经提前呢。小编相信很多女性朋友们是存在比较多疑惑,可能自己正在经历月经提前这个问题,会比较知道应该怎么做会比较好,不过不太了解的女性朋友们也没有什么关系,今天让小编来给大家普及一下相关的内容吧,毕竟生理期症状那么多,多掌握一些也是对自己百利而无一害的。
月经提前吃啥中成药?
1.补中益气丸:对于气虚月经先期有效,可在经后服用调治,吞服。
2.归脾丸:对于女性月经提前属于脾气虚者,伴有大便溏薄,心悸纳少者可在经后吞服调治。
3.固经丸:月经提前且经量多或淋漓不净的患者,属于血热型的,可选择固经丸在经前7天服至经净。
4.白参片:可含于口中可是用开水泡,代茶饮服,对于气虚型月经提前者适宜,可在经后服。
5.西洋参片(或含片):取适量用开水泡后代茶饮服,也可含于口中。对于气阴两虚月经提前者适宜,可在经后服。
6.龙胆泻肝丸:吞服,适合肝热月经提前者,可经行服至经净,经后可再服知柏地黄丸,以起到滋阴降火,防止肝热再起的作用。
7.大补阴丸:吞服,对于月经提前阴虚内热者适宜,可在经后调治。
乌鸡白凤丸食用禁忌
1、肥胖的女性别吃
引起月经不调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气虚、血虚、阴虚、气滞、血淤、血热、血寒、痰湿等。而乌鸡白凤丸主要是用来治疗气血两虚、阴精不足所引起的月经不调,其表现主要有月经量少,颜色淡,质地稀,患者身体瘦弱、乏力气短、头晕、面色发黄或没有光泽等。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营养大大丰富,很多女性的月经不调并不是身体“虚”引起的,尤其一些较为肥胖的女性也容易出现月经不调的表现,中医辨证属于“痰湿”,这时如果使用乌鸡白凤丸的话,补气补血后会加重“痰湿”,病情可能会更严重。
2、白带多别急着用乌鸡白凤丸,要清除病因对症下药
白带增多的原因很多,滴虫性阴道炎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此外还有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等都能引起,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并进行局部冲洗是首选治疗方案,吃乌鸡白凤丸起不到疗效。而且乌鸡白凤丸的滋补作用较强,病人服用后很容易上火,出现牙龈出血、口腔溃疡等。
3、白带发黄,慎用乌鸡白凤丸
慢性盆腔炎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相当高,有的妇女听说乌鸡白凤丸可以治疗慢性盆腔炎,就常服此药。实际上,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由很多原因导致,例如脾气虚、肾气虚、湿热、湿毒等。脾肾气虚所致的慢性盆腔炎主要表现为白带量多、质地比较清稀、乏力疲倦、食欲不佳、身体羸瘦、腰酸腿软、头晕等。对于这种慢性盆腔炎,用乌鸡白凤丸比较好。
由湿热引起的慢性盆腔炎,表现为白带颜色发黄、有腥味,不要使用乌鸡白凤丸,否则会助湿生热,加重病情;还有,湿毒引起的慢性盆腔炎,一般病情较为严重,甚至可能由肿瘤引起,当然也不适合用乌鸡白凤丸治病。
关于“在华佗临床各症验方中关于月经不调的有哪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dazhoutv]投稿,不代表大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azhoutv.com/jingyan/202507-5917.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大洲号的签约作者“dazhoutv”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在华佗临床各症验方中关于月经不调的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在华佗临床各症验方中关于月经不调的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
文章不错《在华佗临床各症验方中关于月经不调的有哪些?》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