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希拉里为什么说格林斯潘是个老骗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希拉里为什么说格林斯潘是个老骗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在不久前的一次国会听证会上,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一时火起,点名道姓直斥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称正是这位老先生的“可耻的建议”,使美国现在赤字高悬,同时也危及国家安全。
希拉里柳眉倒竖,自有她的理由。她说:“这真让我心碎,10年前,我们预算平衡,现在我们却在不断为美国还债的道路上。”
她进而回忆说:“我曾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任职,有一件事,我记得很清楚,就好像昨天一样,艾兰·格林斯潘来参加听证会,他鼓吹增加开支和减税,并说我们并不需要还债——在我看来,真是可耻。”
希拉里最后感慨,她真希望时光能够倒转——至少在赤字问题上,她所说似乎也是确实。
在希拉里丈夫克林顿任内,借助于大刀阔斧的改革、严格的财政纪律,美国成功实现了赤字盈余。但不想布什上台后,大幅增加开支和减税措施,将克林顿的成果很快化为泡影。金融危机爆发后,赤字更如脱缰野马,成了每个美国人头疼的问题。
所以,在美国,就有“克林顿挣钱、布什花钱”的说法。正如中国的一句俗话所讲的“崽卖爷田不心疼”,看到克林顿的心血被付诸东流,希拉里焉能不怒?
但希拉里将板子打在格林斯潘头上,对格老来说,公平吗?
希拉里的回忆不大可能出错,格林斯潘肯定也说过有些赤字不妨的言辞。但经济走势总是在变化的,当时的言辞未必就符合当今的现实,更何况也未必是完人的格林斯潘?
在2007年出版的《动荡时代》回忆录中,格林斯潘也曾以近乎相同的理由,毫不客气对布什予以批评,并对克林顿的节流政策赞赏有加。
“我最大的挫折,就是(布什)总统不愿意对失去控制的开支行使否决权,”格林斯潘在回忆录中写道,“就我看来,布什的‘同流合污而不是用于挑战’的策略是一大错误。”
格老还说,让他沮丧的是,“赤字没关系,成了共和党人基本论调的一部分”,但情况却是,“赤字肯定有关系”,失去控制的开支将带来高通胀并使“经济陷入灾难”。
这里要解释一下,在经济政策立场上,格林斯潘偏向于共和党,所以当布什刚上台时,他们合作默契,增加开支、减税应该是他们的共同主张。但布什在财政纪律上的过度松弛,最终让格老大失所望,所以也才有了格老在回忆录中毫不留情的痛斥。
希拉里为此指责格林斯潘,用路透社的话说,也显示了作为美联储前主席的格老“名望下跌”的程度。所谓“人走茶凉”,“墙倒众人推”,一场金融危机让格林斯潘灰头土脸。但希拉里的指责真的完全发自内心吗?
也未必!希拉里现在是民主党政府的国务卿,现在的民主党政府的赤字比布什政府则更上一层楼。如果以数据来显示,克林顿任内,最高一年盈余是2000财年,为2362亿美元;布什任内,赤字最高的是2008财年,达到4586亿美元;而轮到奥巴马执政的2009财年,美国赤字达到了1.41万亿美元,估计2010财年赤字将达到1.56万亿美元。
当然,按照奥巴马的说法,2009财年巨额赤字是承继布什烂摊子的结果,但2010年呢?现在的政策可都是民主党在制定,而按照奥巴马的政策,到2015年,美国年度赤字都不会低于7000亿美元!
希拉里对格林斯潘破口大骂,虽抓住了点格林斯潘的小辫子,但更主要的,在我看来,不过是在转移注意力、寻找替罪羊,归根到底,不过是美国政党斗争的继续罢了!很不幸的是,已八十又四的格林斯潘又成了一回箭靶而已。
但教训是要吸取的,过高赤字带来的往往是经济的灾难,也是政治的变局。从最近民主党竞选连连败北看,似乎又到了一个新的轮回。
动荡年代的概述
格林斯潘曾在克林顿时代创造出“零通货膨胀型”经济奇迹。美国的一家媒体在1996年美国总统选举时说道:“谁当总统都无所谓,只要让格林斯潘当联准会主席就行。”
格林斯潘坚持反通货膨胀主义,勇于突破经济理论的束缚。传统理论认为,失业率高于百分之六将导致经济萎缩,低于百分之五将触发通货膨胀,而当时美国的失业率仅仅百分之四,经济仍在稳定增长。传统理论的另一个论点是经济过热必将引发通货膨胀,但他注意到大规模的高科技投资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在推动新技术革命方面不遗余力。他不仅改变了金融政策,也改变了美国的经济和未来,使美国经济得以平安“软着陆”。
也许是意识到自己的影响力太大,为了不至于给市场带来太大的冲击,格林斯潘讲话一直都很含糊,他的名言因此而产生:“如果你们认为确切地理解了我讲话的含义,那么,你们肯定是对我的讲话产生了误解。”
2007年次级房屋信贷风暴在格林斯潘卸任之后的2007年夏季爆发。贝尔斯登、Countrywide、Citi、美林、UBS等一连串金融机构大幅度减记资产创纪录。有些人将原因归咎于格林斯潘。而格林斯潘在回忆录中表示:总统布殊令美国库房由盈余转为赤字,也是导致次级房屋信贷风暴的主要原因。
2007年9月16日:格林斯潘在其回忆录中称,基于政治理由,他不方便承认众所周知的事,出兵伊拉克是为了石油。
伯南克有一个绰号“印刷报纸的本”,这个绰号起源于他与格林斯潘在通货膨胀问题上的分歧,公众赐予伯南克这个雅号是基于他的一个观点:如果有需要,就可以通过大量印刷钞票的方法来增加流动性。
但是,伯南克认为这个雅号曲解了他的本意,他主张设定一个明确的通胀目标,即要在一定时期内使通胀率保持在某个特定水平。他认为,这样做既可以引导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也有助于美联储提高其价格稳定目标的可信度。
2002-2003年,在解决美国的通货紧缩问题上,伯南克就已经在业界获得极大的知名度,他当时极力鼓吹降息,结果导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下降到1%(45年来的最低点)。
对于石油价格的上升,伯南克认为,石油和其它常规能源供应吃紧且存在着不确定性因素,而全球经济的快速扩张带来需求的增长,在这种局面下,能源消费者可能在今后几年内感受到沉重的压力。虽然从长期来讲,能源价格的上涨有可能致使经济增长放缓,但我们认为,已然居高不下的油价不大可能进一步大幅上涨,因此油价对经济的长期影响应该在可控制范围内。
关于美国的“双赤字”问题,伯南克认为,美国外债膨胀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经常项目的实质性转变”,这种转变将这些国家从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借款者变成净放款者。穷国的钱对美国经常项目赤字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于“全球储蓄过剩”与房地产泡沫,伯南克指出,在经历低迷后的世界经济复苏后,企业投资欲望低迷,而大量的金融资产在国际上到处寻找投资目标,美国乃至多国股市的崩盘仍使不少资金持有者心有余悸,于是,住宅房地产便成为最受青睐的投资领域之一。资金进入美国后,首先抬升股价,从而既鼓励消费者也鼓励投资者。当股市资金充溢时,这些资金又转向债券市场,导致房价上升,消费更加活跃。
伯南克还有一个理论贡献,就是主张在宏观经济模型中加入更多的经济指标来决定货币政策的取向,以便实现更加有效的经济稳定。并且,他也撰写了大量的论文来说明他设计的一些方法。
作者: Alan Greenspan
出版社: The Penguin Press
阿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1926年3月6日-),美国前任联邦储备局局长。许多人认为他是美国国家经济政策的权威和决定性人物。比如他决定美国政府对通货膨胀的态度。他被媒体业界看做是“经济学家中的经济学家”和“大师”。
格林斯潘将自己的这本著作称作「一部分是侦探故事。」强调自 911 后,我们生活在一个「新世界」中──一个全球资本主义经济的世界,较之四分之一个世纪前,更为弹性、强韧、开放、自我导引,和快速变动。前半部是作者对自己的学习曲线之回忆,后半部则是比较客观的论述,运用这些论述建立一套观念架构以了解新世界经济。让我们一起分享这位著名经济学家的个人经历,将一切集成,「合理推测构成二○三○年世界经济的元素」。
作者将其一生的智慧学识和观察浓缩在这本书之中,传达他一以贯之的世界价值观,本书将成为 Geenspan 送给人类社会最珍贵的智慧遗产。
看点:
1 浴缸中写出的回忆录
2 从小就有计算方面的天赋
3 父母离婚留下“永久黑洞”
4 股灾时像个“七臂裱糊匠”
5 老布什落选怪罪美联储
6 没想到克林顿还会提名自己
7 小布什太看重自己的承诺
8 布朗要比布莱尔更“资深”
关于“希拉里为什么说格林斯潘是个老骗子”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dazhoutv]投稿,不代表大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azhoutv.com/jingyan/202507-439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大洲号的签约作者“dazhoutv”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希拉里为什么说格林斯潘是个老骗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希拉里为什么说格林斯潘是个老骗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
文章不错《希拉里为什么说格林斯潘是个老骗子》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