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善尽美最初跟什么因素有关

网上有关“尽善尽美最初跟什么因素有关”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尽善尽美最初跟什么因素有关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音乐。

出处是《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意思是“孔子讲到《韶》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谈到《武》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很美,但内容却差一些。”

春秋时期,鲁国的孔子为了逃避战乱逃到齐国。他因此听到了齐国最美妙的音乐《韶》和《武》。他听后好几天连吃肉都感觉不到肉的味道,并仔细分辨两者的区别。他说《韶》非常完美,《武》也十分优美,但还是有缺点的。

人物轶事

《孔子世家》记载了孔子学鼓琴师襄子的故事。孔子向鲁国的乐师师襄子学习弹琴,一首曲子学习了十天,孔子仍然不满意。师襄子对孔子说:“这首曲子你已经学会,可以学新的曲子了。”

孔子说:“这首曲子的曲调我已经学会了,可演奏技巧却还没有学好。”过了几天,师襄子对孔子说:“这首曲子的演奏技巧你已经学会了,可以学新的曲子了。

尽善尽美和什么因素有关?

音乐。

“尽善尽美”出自《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有尽善也。’”说的是孔子评价韶乐,极其完善,极其美好。

“尽善尽美”的意思是指极其完善,极其美好;形容事物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也作“尽美尽善”。该成语构词方式是联合式;在句中作谓语、宾语、定语。

孔子闻韶处:

现位于今山东省淄博市齐都镇韶院村北,为一处规模不大的淡灰色仿古建筑。门内北墙正中镶嵌着一方石碑,碑上隶书大字题曰“孔子闻韶处”。

民国9年《临淄县志》载:清嘉庆时,于城东枣园村掘地得古碑,上书“孔子闻韶处”。后又于地中得石磬数枚,遂易村名为韶院。至宣统时,古碑已无下落,本村父老恐古迹湮没无传,故于1911年另立石碑,仍刻“孔子闻韶处”。 1982年,市、区政府拨款将“孔子闻韶处”碑嵌于韶院村学校内墙壁上,并增置“乐舞图”和简述孔子在齐闻韶石刻。

石碑左右,分嵌两方石刻,比碑略小。左边一块为“舞乐图”,上刻二人席地而坐,一人执管横吹;另一人居右,端坐正视,似乎全部心神沉入美妙的艺术境界中,当是孔子在欣赏音乐;下刻两个美女,长袖飘带,翩翩起舞。右边的一块为“韶乐及子在齐闻韶”简介。

尽善尽美和什么艺术有关联

尽善尽美和人的音乐有关。

“尽善尽美”出自《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说的是孔子评价韶乐,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成语“尽善尽美”形容完美 到没有一丝缺点,也作“尽美尽善”。

尽善尽美

拼音[ jìn shàn jìn měi ]

解释形容完美无缺。

近义词十全十美、无懈可击、精美绝伦、白璧无瑕、尽如人意、完美无缺

反义词一无是处、一无可取、一塌糊涂

尽善尽美的近义词

1、十全十美

拼音[ shí quán shí měi ]

解释形容十分完美,没有缺陷。

近义词天衣无缝、止于至善、尽善尽美、精美绝伦、白璧无瑕、无懈可击、浑然一体、完美无缺

反义词漏洞百出、不足之处、美中不足、金无足赤、白圭之玷、一鳞半爪、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百孔千疮、一无是处、一无可取

2、无懈可击

拼音[ wú xiè kě jī ]

解释没有可以被人攻击或挑剔的漏洞,形容十分严密。

近义词十全十美、无际可寻、天衣无缝、戒备森严、滴水不漏、尽善尽美、无隙可乘、自圆其说、精美绝伦

反义词不攻自破、自相矛盾、乘人之危、乘虚而入

尽善尽美跟哪种艺术有关

尽善尽美当初和音乐艺术有关。

尽善尽美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论语·八俏》。“尽善尽美”的意思是指极其完善,极其美好;形容事物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也作“尽美尽善”。

“尽善尽美”和“十全十美”,都包含“很完美”的意思,常可通用。但“尽善尽美”偏重在“程度”上,指事物达到最美好的境地。很少在口语中出现;“十全十美”偏重于“面”上。表示这东西在各方面都完美无缺,并常用于口语和人。

笔画

例句

1、他做事喜欢尽善尽美。

2、这张画在艺术创作上已尽善尽美,堪与大画家的任何作品媲美。

3、生活总会是五颜六色的,做不到尽善尽美。

4、尽管是小事,我们也要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不留一点遗憾。

5、我们想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6、我们不会要求阿富汗尽善尽美。

7、要精致不要粗糙,做事尽善尽美,考虑问题复杂化,处理问题简单化。

8、重别人的大功德,原谅别人的小过错,不要求一个人尽善尽美。

9、成长的历程,正因为有各式各样的经历才显得尽善尽美。

10、他徒步登顶黄山,此处已是山穷水尽,他放眼望去一片尽善尽美之景。

尽善尽美和韶乐与武乐传统宫廷音乐有关,尽善尽美是由孔子所提出来的中国古代评价文艺作品的原则之一。孔子的"尽善尽美”之说,实际上是提出了文艺批评两个方面的标准,即社会标准和美学标准。

孔子对韶乐与武乐的评价,有他的政治标准的。由此表现出孔子对事物尽善尽美的追求。通过这个故事表现出完美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一种最佳状态,它的吸引力凌驾于万事之上,给人以无限的期待。

成语典故

春秋时的齐国流行着两种美妙的音乐——韶乐和武乐。韶乐起源于上古舜帝时期,是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综合艺术。此音优雅宏盛,此舞优美动人;武乐是周武王时期的乐名。其音韵壮阔豪放,曲调却有些隐含晦涩之感,因此稍逊于韶乐。

韶乐尤被孔子推崇,他听完韶乐后,感受到了宁静、甜美和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因为它不仅有独特的外在形式,而且还有完善的曲调内涵。它是太平盛世下产生的音乐,曲调中处处飞扬着和谐的声音。它的内容主要是歌颂舜受禅让而继承了尧的德治,并以文德治理天下。

而这正与孔子推崇文治、贬抑武功的政治主张相吻合。所以孔子认为此乐“尽美矣,又尽善也”。武乐也是一种风格独特的音乐,但与韶乐相比,武乐的内在方面稍有些不足。因为这里既听得到周代的功德,又听得到伐纣的杀机。故而孔子认为此乐“尽美矣,未尽善也”。

关于“尽善尽美最初跟什么因素有关”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dazhoutv]投稿,不代表大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azhoutv.com/jingyan/202507-4126.html

(8)
dazhoutv的头像dazhoutv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dazhoutv的头像
    dazhoutv 2025年07月16日

    我是大洲号的签约作者“dazhoutv”

  • dazhoutv
    dazhoutv 2025年07月16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尽善尽美最初跟什么因素有关”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尽善尽美最初跟什么因素有关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dazhoutv
    用户071607 2025年07月16日

    文章不错《尽善尽美最初跟什么因素有关》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