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1446年简介及详细资料”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1446年简介及详细资料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本年年表
1、0月9日-《训民正音》出版,韩语书写文字正式通用。
2、北京八里桥,原名永通桥,始建于明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南北走向,横跨通惠河,为石砌三券拱桥。中间大券如虹,可通舟楫,两旁小券对称,呈错落之势。桥上的每块石头之间嵌铁相连,十分坚固。 桥南北长50米,东西宽16米。桥面两侧有32副石栏板,栏板上有望柱33对,每个望柱上雕有石狮。
历史事件宦官世袭官职
正统十一年(1446)正月十三日,赏赐司礼太监王振等,并授王振侄王林锦衣卫指挥佥事,授太监钱僧保之侄钱亮、高让之侄高玉、曹吉祥弟曹整、蔡忠之侄蔡革副千户,且令世袭。宦官世袭官职实始于此。
复设税课司局
正统初年,英宗诏令凡京城内外所收商税,俱遵守洪武时期之旧额,不得借口钞法妄增。不久,兵部尚书于谦奏言,以各处税课司局收钞数少,官员旷职,虚费俸禄,请凡岁办课钞不及三万贯者悉罢。于是革罢直省税课司局,令有司代征商税;罢济宁、徐州及南京上新河船料钞,移漷县税关于河西务;船料税当输六十贯者减为二十贯,商民称便。正统十一年(1446)七月初七日,户部尚书王佐以军旅四出,所费浩大,库藏空虚,乃请置彰义门官房,收商税课钞。又复设直省税课司官。令天下税课司局,征税一万五千贯以上者,俱请复设税课司官。于是征榷渐繁,商民不堪。
广西瑶民起义
正统十一年(1446)九月,镇守广西总兵官柳溥不守成法,激民起义。同月十六日,广西瑶民起义入化州,执知州茅自得,杀千户汪义,声势大盛。
程富下狱
程富(1389-1458),字好礼,号水月道人,歙县人。永乐十二年(1414)举人,授监察御史,出按湖广、江西,迁大理寺少卿。正统六年(1441)迁右佥都御史参赞甘肃军务。正统七年往抚云南有功,迁左佥都御史。再升右副都御史理院事。正统十一年三月初一日坐事下狱释。九月令回乡治疾。天顺二年(1458)七月三十日卒,年七十。
叶宗留起义
正统年间,流民问题益加严重,逃民四处就食。正统九年(1444)复开闽浙银场,以阻止逃民"盗矿",处州民叶宗留与王能、郑祥四、苍老头、陈鉴胡为首领,聚逃民数千,活动于福建、浙江及广东、江西一带,多次与官军发生冲突。正统十一年(1446)三月初五日,英宗特遣御史柳华前往镇压,并遣兵分捕起义农民,令每村皆置隘门望楼,编民为甲,择其豪为长,使之自备兵器,督辖巡夫。在明军的围剿中,王能等三十五人投降;诱杀了郑祥四、苍老头等三百余人。而叶宗留率众撤退,重新组织力量,使起义军迅速发展,叶宗留称"大王",延聘龙泉良葛山人叶七为教师,训练武艺,由浦城攻建阳、建宁。叶宗留取江西铅山车盘岭为根据地,在浙、闽、赣三省边区活动,攻破州县多处。正统十三年(1448)七月,叶宗留大败官军于处州(今浙江丽水),击毙都督陈诏。十一月,又设伏大败官军于玉山(今浙赣边界之江西玉山)。在这次战斗中,叶宗留中流矢牺牲。部众由叶希八率领,继续打击明军,杀都督陈荣、指挥戴礼。起义军声势大振。由陆鉴胡领导的一支起义军攻破浙江的松阳、龙泉,自号"太平国王",改元"泰定"。率起义军进围处州。正统十四年(1449),陈鉴胡接受了朝廷的招降。其余部在陶得二的领导下继续斗争,屡歼明军。景泰元年(1450),叶希八、陶得二相继投降明军。历时六年的矿工起义失败。
王振党诬陷大臣
正统十一年(1446)八月二十五日,吏部尚书王直、右侍郎赵新、光禄寺卿奈亨等下狱。当时奈亨谄事王振,被擢为户部侍郎。奈亨曾与吏部郎中赵新有隙,心怀怨而构陷之,涉及王直与侍郎曹义,一并下狱。三法司及六科廷鞠,奈亨论斩,王直、曹义、赵新俱流放。英宗原宥王直、曹义,夺赵新、奈亨之俸,不久释复奈亨职。为此,行人尚褫上疏言:古者刑不上大夫,今文武大臣,偶因微过,遽陷囹圄,事或涉虚,镟即得职。于是今日衣冠之大臣,竟为昨日受辱之囚徒,面对僚友及统属官,怎能无愧!请自今有过犯大臣召至午门,由大臣会审。事情属实则疏言其轻重,请旨裁决,不实则奏请还职。英宗颇以为言,但惑于王振,终不能改。
历史人物 出生马中锡(1446年-1512年) 明朝故城(今属河北省)人。字天禄,号东田。成化年间进士,官至右督御使。曾统兵镇压刘六、刘七起义,以诱降失败为朝廷论罪,下狱死。能诗文,有《东田集》。小说《中山狼传》为他所作。
王华(1446年-1522年),字德辉,号实庵,晚号海日翁;因年轻时曾在余姚龙泉山中刻苦攻读,人称龙山先生。明朝成化十七年辛丑科(1481年)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 。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宁波市余姚)人。
王华为官二十余年,虽无突出建树,但颇有节操,为官有清名,后因与大宦官刘瑾不和,被勒令辞职。王华其子为大哲学家王守仁。
逝世杨溥(1371-1446),字弘济,湖北石首人。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永乐初,侍皇太子为洗马。仁宗即位,擢翰林学士掌弘文阁事,不久进太常卿, *** 如故。宣宗即位,弘文阁罢,召杨溥入内阁,与杨士奇等共同处理机务。宣德九年(1434),擢为礼部尚书,学士值内阁如故。正统三年(1438),《宣宗实录》成,进少保、武英殿大学士,与杨士奇、杨荣并列,中外臣民翕然称"三杨"。以居第方向杨士奇曰西杨、杨荣曰东杨,而溥用曾自署郡望曰南郡,而号为南杨。溥质直廉静,不设城府,性恭谨。正统十一年七月十四日卒,年七十五。赠太师,諡文定。
马亮(?-1446),河南淇县人,起行伍。从明成祖靖难之役,因功累迁百户,历升指挥同知,授都指挥佥事,加陕西都指挥同知。永乐间护驾北征,升都指挥使。洪熙元年(1425)升右军右都督。宣德时随征武定州,又从宣宗北征,升左都督。正统九年(1444),以征兀良哈立功封为招远伯,仍任府事。正统十一年(1446)七月二十六日卒。谥荣毅。马亮勇悍善骑,每战身先士卒,所向克捷,为一时骁将。
赖巽(?-1446),字逊志,江西广昌人。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授河南道监察御史,出巡有风采。曾巡按苏松,纠治豪猾。又考察湖广官员政绩,罢黜参政以下官三百余人,当时竟有闻风解职者。秩满,升云南按察司副使,不久以荐升为云南按察使。正统十一年(1446)十月卒。
吴亮(?-1446),来安人。永乐初,为旗手卫指挥佥事,作为萧授的副将镇守湖广、贵州。平定普定阿迟之叛,进升为都督同知。镇压计沙苗民起义,进为右都督。方政殁于麓川,英宗召吴亮还京,命为副总兵,将兵五万征讨麓川思任发。左迁都督佥事,仍佩征南副将军印,镇守湖广、贵州。正统十一年(1446)十一月卒。
伯鲁乃列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或译菲利波·布鲁内列斯基,1377年-1446年4月15日),义大利文艺复兴早。
胡元澄(越南语:H? Nguyên Tr?ng,1374年-1446年,原姓黎名元澄,胡朝开国后改为胡元澄,又称胡澄,降附明朝后改为黎澄),字孟源,号南翁。本为越南权贵及胡朝君主胡季牦的长子,曾任陈朝司徒、胡朝左相国等职。后来被明军俘获,在明朝工部任职。著有关于越南史文的《南翁梦录》传世。另外,又因他擅长兵器,成为一代兵器家,被明代军士奉为"火器之神"。
国民党桂系军队战斗力比较强悍,战斗力较强,为抗日战争做出贡献。
桂系军队是从旧桂系军队脱胎出来的,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和黄旭初,是旧桂系军队中的营连长。新桂系军队是国民党军队中一支战斗力较强的队伍,在国民党新军阀混战中,不但没有被被消灭,而且能够几落几起,控制着几个省的地盘。最后于1949年底,同国民党在大陆的政权一起覆灭。
桂军发迹于第一次国民革命,于北伐发展壮大,随后几度沉浮,但始终偏安广西一隅。在解放战争中,桂军随着国民政府的覆灭而最终消亡。以李宗仁、白崇禧为统帅,李品仙、廖磊、夏威等为骨干的新桂系部队,在中国军队抗日战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扩展资料
广西和广西人的英勇抗战,为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和巨大牺牲-以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的“桂系钢军”、在桂林保卫战中以身殉国的三位将军,还有周元、秦霖、钟毅等战死在异地抗日疆场的桂林人。他们,用刚毅顽强抗击侵略者,谱写了一曲曲英勇战歌。?
以李宗仁、白崇禧为统帅,李品仙、廖磊、夏威等为骨干的新桂系部队,在中国军队抗日战史上占有贡要的地位。抗日战争时期,桂军的活动,分为两个时期,即抗战前期的比较积极努力地抗战和抗战后期的抗战不力、反共卖力。
我们既不能只看到桂军对抗战的贡献,而忽视桂军对抗战的危害;也不能用抗战后期桂军所起的消极的作用,来否定抗战前期桂军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在指出桂军的腐败性、反动性的同时,我们不应该忘记它也在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史诗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特别是那些为了国家生存、民族独立而洒血沙场、埋骨荒丘的抗日将士,更应该永远为我们所纪念。?
抗战爆发后,新桂系军队以其英勇善战、不避牺牲的抗日精神,鼓舞着全民族的抗战激情,使得“焦土抗战” 四字“在抗战期间曾被广泛引用,成为一项最悲壮的抗战口号”。?
百度百科--桂军
关于“1446年简介及详细资料”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dazhoutv]投稿,不代表大洲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azhoutv.com/changshi/202507-439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大洲号的签约作者“dazhoutv”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1446年简介及详细资料”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1446年简介及详细资料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本...
文章不错《1446年简介及详细资料》内容很有帮助